To view the website in other languages, click here:

雕塑案进入美国法庭,艺术家与中共间谍的对决白热化



9/28/2025

中共病毒雕塑巡游车来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陈维明X

雕塑案进入美国法庭,艺术家与中共间谍的对决白热化

(纽约-2025年9月28日)在秋意渐浓的曼哈顿,人们频频抬头。沿着第五大道,那列被称为“中共病毒雕塑巡游车队”的队伍缓缓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前的广场。这座博物馆藏有从埃及古物到印象派名画的一流典藏,是全球最负盛名的艺术殿堂之一。

当雕塑车队抵达时,策展者兼雕塑家陈维明缓步登上车台,在众目睽睽下宣称:“仿佛命运安排,中共病毒雕塑终于与这座博物馆结下了一种奇妙的缘分。”

背景重构:一桩跨国艺术与政治的纠葛

二0二五年对纽约而言,正值全球动荡与文化冲突的交叉点。作为世界金融与文化之都,纽约一向被视为“文明的门户”,也因此成为各种议题与象征性行动的舞台。大都会博物馆自十九世纪末落成以来,一直以其“世界博物馆”(encyclopedic museum)定位自居,旨在汇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与时代的艺术典范。近年来,它也不断面临来自去殖民化与展品归还运动的批评与挑战。

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中,一座名为“中共病毒雕塑”的装置,无疑承载的不只是艺术诉求,更是政治符号和意识形态的宣示。

陈维明回忆,这个雕塑计画当年由中共官方透过一名代言人刘凡与他接洽,意图在美国展出这件“病毒雕塑”。刘凡转述一句引人注目的宣称:他的“老板”与美国高层政界有广泛交往,从南希·佩洛西到拜登都有关系,甚至暗示最终展场将设在大都会博物馆。当时,团队内部为雕塑的最终色彩、材质与造型争论不休:到底采银灰加红菌株元素,或干脆整体呈现鲜红?

他的艺术经纪人建议他在纽约设立工作室,并以“能在最伟大的艺术馆展出”为诱饵促成签约。最终,他们签订了一份总额 150 万(美元?人民币?尚未公开) 的合同,并支付定金。在合约之中,承诺在纽约的顶尖艺术机构办展演成为交易的诱因。对陈维明而言,金钱与名誉虽重要,但信守承诺才是根本。

在这段过程中,雕塑历经史诗式的生命变化:

第一版被焚毁;
第二版改以钢铁焊接;
第三版则融入更现代的手法,这才成为今日日间巡游抵达大都会博物馆的版本。

冲突现场:雕塑与博物馆的对峙

当车队停靠在大都会博物馆前的街道上,雕塑――半张人脸、半张鬼脸,伴以血红毒株结构――在灰石墙与新古典柱廊的映衬下格外阴森。游客、摄影爱好者、偶尔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拍照,有人甚至凝望良久。与之对比的是,馆内那些以纯粹形式、色块和抽象语汇演绎的人体、风景与情感作品,在这一刻似乎黯然失色。

早在 9 月 26 日,该雕塑车队曾自联合国广场出发,途经时代广场进行示威。当天的游行路线吸引警方高度关注,甚至被描述为警察“集体行注目礼”的场景。整条街道仿佛突然热闹起来:这究竟是什么力量,在美国这块自由土地上,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亮相?

纽约布鲁克林地方法院外听审纪实
陈维明X

法庭对决:布鲁克林法院听证记

就在巡游登场前一日,即 2025 年 9 月 25 日,“向中共病毒索赔”车队一行携带雕塑前往布鲁克林地方法院,参加一场涉及雕塑被焚烧与“自由雕塑公园”破坏案的听证会(hearing)。被告共有两人:一人在庭上现身受审,另一位缺席,由律师代理出庭。

其中被告 刘刘藩(Fan “Frank” Liu) 被指控是背后关键人物。他曾在中共体制内受惠于培养支持,但后续充当间谍,涉嫌策动拆毁或焚烧雕塑。陈维明与其他原告律师在庭上斥责其贪婪与背叛,认为他最终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法官表示,本案已拖延逾两年,不会再容许任何延期申请,初步确定正式审判日为 2026 年 4 月 6 日。庭外,团队在法院门口拉起横幅,高声呼喊口号,声援艺术与正义。美国检察官则当众强调:这不仅是一次刑事追责,更是向中共以及所有有意在美进行违法活动者释放警告:在美国自由土地,任何破坏法律与秩序的行动都将被严肃对待。

参与庭审的受害人除陈维明外,还有苏先生、赵先生等人士。他们曾协助雕塑制作,或在雕塑被破坏后受到间接损害。数十名车队成员也分批现身旁听,以实际行动表达支持。

意义与回响

这场事件引人注目的不仅是艺术本身,更在于艺术如何被政治与法律交织、如何成为符号。大都会博物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跨越地域与时代的世界级机构,其象征意义非比寻常。许多观者或许会问:一件带有强烈政治指向的雕塑,究竟能否或应该被置于这样一座“中立的文化殿堂”之外?

对于陈维明与支持者而言,这是一次历史性行动。他们希望借此让更多人反思:专制、权力与疫情的交错如何在当代世界制造创伤;而美国司法体系是否能彰显其对于言论、艺术自由与法治的坚守。

在未来几个月里,4 月的审判将是这场戏剧的重头场。到时候,世界的目光或许会再次汇聚于这个被誉为“世界艺术殿堂”的大都会博物馆门前——以及那部象征讽刺与抗争的雕塑车队。

对华援助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