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view the website in other languages, click here:

中国对锡安教会的镇压进入不透明阶段:被捕长老失联,当局玩弄法律程序



10/21/2025

锡安教会原聚会场所资料照片

中国对锡安教会的镇压进入不透明阶段:被捕长老失联,当局玩弄法律程序

(上海/北海-2025 年 10 月 21 日)北京锡安教会面临的系统性镇压正向中国其他地区蔓延,并暴露出中共安全机器在处置信仰团体时,对自身法律承诺的公然蔑视。在针对北京核心团队的突击行动数日后,教会领袖汪中长老在上海被捕,随后其下落被当局故意模糊化,引发对中国宗教迫害透明度以及羁押合法性和人道危机的深切担忧。

被拘留者是锡安教会上海牧区的长老汪中,据家属和代理律师透露,汪长老于 2025 年 10 月 17 日(上周五)下午在上海被警方以“协助调查”为由带走,未出示任何拘留传唤手续,汪中长老被押送至公安局轨交分局,随后便陷入法律黑洞。此案的核心不在于其拘留本身,而在于中国执法机构在关键环节上,无视《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最低透明度要求。

公然的法律程序滥用

根据中国法律,公民拘留后,警方必须在 24 小时内通知家属拘留羁押地点和原因。然而,在汪长老被带走后长达四天的时间里,当局拒绝提供确切信息,迫使家属和律师在两个相距甚远的省份——上海和广西的北海市——之间徒劳奔波。

律师在北海市第二看守所查无汪长老的记录,暴露了警方信息传递的混乱或故意的隐瞒。

北海警方随后声称,汪长老仍在上海,正被派人“接”到北海。这种跨省羁押和司法管辖区的模糊操作,使得案件追踪变得不可能,有效地将法律正当程序变成了一场行政上的“猫捉老鼠”游戏。进一步加深外界对中国安全机构处理敏感案件时任意性的印象。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策略性地拒绝告知羁押地点,是中国安全部门在处理被视为政治敏感案件时常见的“强迫失踪”战术。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阻止律师介入、阻断外界关注,并最大限度地对被拘留者施加心理压力。

当局对人道危机的冷酷无视

汪长老的失联被他的健康状况推向了人道危机的边缘。据家属透露,汪长老身患重病,需要及时且持续地按照医嘱服药。

家属强调:“每多一小时的延误,都可能带来生命危险”——凸显了当局在法律程序上的玩忽职守与对基本人道主义责任的冷酷无视。在未能依法通知羁押地点的前提下,家属根本无法确保药物送达。拒绝提供必要医疗照护,等同于非人道待遇。

这次对上海牧区长老的行动,是自 10 月 9 日针对北京锡安教会核心团队发动大规模突击以来,最新且具有象征意义的打击。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当局正在持续瓦解锡安教会的全国性网络和跨地域组织能力,任何拒绝接受官方“宗教中国化”驯化的地下教会领袖,都可能面临类似的政治清算。

汪长老的信徒群体已向全球发出紧急代祷请求,聚焦于他的生命安全、药物保障以及呼吁当局基于人道主义立即释放他。他们引用《诗篇》139:12的经文,表达了在权力黑暗笼罩下,对信仰和人身安全的坚守。

对华援助协会高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