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拘留温州修女,朝圣之旅成“非法越境”罪
(中国温州—2025 年 9 月 26 日)在中国持续收紧宗教政策、强化对意识形态全面掌控的背景下,一名温州修女因组织天主教信徒赴欧洲朝圣而被当局指控“组织非法越境”,目前已被拘押逾三个月。这一事件凸显出,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对宗教事务的干预正从制度化走向高度政治化,连最基本的信仰实践也正遭到国家刑法的武器化打压。
被拘押者项巧云(Xiang Qiaoyun)年仅 40 岁,系上海南部圣心传教会的修女。她被指控在今年 6 月组织约 20 名教徒前往法国和意大利的天主教圣地进行朝圣。尽管朝圣行程通过正常渠道申请了申根签证,并未偷渡或违法入境,但中国当局仍将此定义为“非法出境”,理由是她未将行程申报为宗教活动。
观察人士指出,这种指控的荒谬之处在于:合法持签证的出境行为,竟可因其宗教性质而被视为犯罪。这种“信仰即罪”的逻辑,令人担忧中国正系统性地将宗教自由转化为国家安全问题,并以刑事手段彻底清除宗教的独立性。
据法国《十字架报》(La Croix)报道,项修女否认所有指控,并坚持她只是履行宗教职责,帮助信徒实现一次传统的朝圣之旅。然而,她与朝圣团的所有成员随即遭警方拘捕,仅有十四人后来获释。项修女至今仍被单独羁押,可能面临长达七年以上,甚至终身监禁的重刑。
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宗教压制的前线——温州。该地素有“中国的耶路撒冷”之称,是地下天主教和新教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温州教区目前拥有约 18 至20万名天主教徒,其中大量神职人员不接受政府控制、拒绝加入“爱国天主教会”。他们因此成为打压重点。
温州主教邵祝敏虽获梵蒂冈正式任命,却因不愿接受政府操控的“独立自主”教会体系,长期遭到边缘化、拘押甚至软禁。他的境遇折射出中梵关系表面缓和、实则空洞的现状。
2018 年,中梵签署了一项广受争议的主教任命协议。北京承诺给予教廷部分任命权,但现实中,地下教会成员持续遭打压,官方教会也被纳入中共的“爱国主义”教育框架。批评人士认为,该协议并未改善天主教徒的处境,反而被中国政府用作合法化控制的工具。
不仅天主教,温州的新教团体也未能幸免。据可靠消息,已有新教牧师因传播讲道内容被捕。这种趋势表明,北京当局正将所有非官方宗教团体视为潜在威胁,不惜动用国家机器进行全面镇压。
“宗教信仰在中国正被重新定义为国家的敌人。”一位熟悉此案的宗教人士匿名表示,“任何不在中共控制之下的信仰行为,都可能被贴上非法、敌对或颠覆的标签。”
虽然中国宪法名义上保障宗教自由,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权利早已让位于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绝对服从。宗教被纳入“社会治理”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框架,而非作为独立于权力之外的良知之声。
目前,中国外交部尚未回应项巧云案的相关质疑。梵蒂冈方面亦保持沉默。然而,随着拘押事件频发,国际人权团体和宗教自由倡议者正对中国宗教政策表达日益强烈的不满。人权观察组织近日指出,中国政府正在“系统性地将宗教活动去人性化、去神圣化,并彻底纳入国家控制逻辑之中”。
对于项巧云修女而言,她只是想带领一群信徒走上一条传统的朝圣之路。但在当今的中国,这样一条通往信仰的道路,已被国家划为通往犯罪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