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派 47人案”上诉开庭,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香港 - 2025年7月14日)备受国际关注的香港最大规模国家安全案件——“民主派 47 人案”,在去年一宗大规模审讯中,共有 45 人被以香港《国家安全法》下的“串谋颠覆国家政权”定罪。其中 13人于今日在西九龙法院正式展开上诉聆讯。
目前,已有 13 名被告就定罪与刑期展开上诉,截至目前,13 人就原审定罪或刑期提出上诉(其中一人后撤回上诉,现为12人)。此外,律政司亦就原审中被判无罪的刘伟聪提出上诉。
国际与本地双重关注
本次聆讯于周一早上在西九龙裁判法院第三庭进行,设有 47 个公众旁听席。尽管早上约 7 时半法院外一度下起细雨,仍有约 50 名市民排队轮候旁听席。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瑞士和荷兰等多个国家及欧盟的领事馆均派代表到庭旁听,此前,包括美国、欧盟等国已纷纷谴责港府对“47 人案”的处理带有政治动机,并呼吁释放这些民主派人士。
曾完成本案服刑的王百羽,以及原审获判无罪的李予信也到庭旁听。李予信向媒体表示,他认为“听审应该是一件很日常的事”,强調牵涉到普通法原则和法律制度的张力,作为普通市民都应该关心和讨论。
警方严密布防,记者采访受阻
法院大楼外,警方部署严密,行人路设置阻车器,正门外一段东京街设有路障,警员对经过车辆进行搜查,并派出警犬在法院地下大堂及外围巡逻。
早上约 8 时,有记者在采访排队市民时一度遭到警员阻止,警察公共关系科警员解释,机动部队有行动,为免阻街,暂不允许记者靠近排队人士采访。
案件背景与社会影响
“香港47人案”的控罪源自这些民主党派于2020年为立法会选举进行的非官方“初选”。该选举最终因当局以新冠疫情为由延期。此后,北京方面引入了严格审查参选人资格的新选举制度,加强了对竞选的政治审查。港府认为民主党派的初选旨在控制立法会、阻碍政府运作,这被视为对政权的威胁。
国际人权组织持续密切关注香港人权状况。对华援助协会表示,法院上诉是“修正政治判决的机会”,强调涉案行为应属于言论自由范畴。该协会呼吁香港司法独立,改判原判,以修复国际社会对港府与司法体系的声誉。
对华援助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