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
- 2025 年 5 月 4 日) 备受关注的山西临汾圣约家园教会李洁、韩晓栋、王强三人被控“诈骗罪”一案,将于近日(5 月 8 日)在当地法院开庭审理。目前,李洁和韩晓栋仍被羁押在看守所,王强则获准在家中进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圣约家园教会于本月 2 日发布消息,呼吁公众为三位即将面临审判的弟兄代祷,祈求神赐予他们勇敢和智慧的心。
据悉,圣约家园教会是一家拒绝加入中国官方“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独立教会,长期以来遭受当地政府的逼迫。其年轻牧者李洁曾于
2018 年参与成都秋雨圣约教会王怡牧师发起的“牧者联署:为基督信仰的声明”签名活动,此后多次遭到警方的传唤“喝茶”。
对圣约家园教会的打压在近年来不断升级。2022 年 8 月 19
日,该教会在户外举行“亲子营”活动时遭到警方的大规模冲击,超过百名警察封锁现场,多人被带走。四天后(8 月
23 日),传道人李洁的妻子李姗姗以及传道人韩晓栋等人的家属收到了临汾市公安局直属分局下达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通知书”,罪名均为“涉嫌诈骗罪”。同年 9 月 30 日,李洁和韩晓栋被正式逮捕,案件进入司法程序。
在此期间,教会成员吴婷婷和李姗姗曾被扣留后获释。同年 11 月 16 日,临汾圣约家园教会更是被临汾市尧都区民政局在政府官网正式公告取缔。
对于“诈骗罪”的指控,李洁的母亲曾公开表示其儿子为人正直,并经常帮助教会中经济困难的弟兄姐妹,质疑该指控缺乏事实依据,更像是打压教会的一种手段。
法律程序方面,根据 2023 年 2 月的消息,该案曾因证据不足被临汾市尧都区检察院退回警方补充侦查,这进一步印证了外界对于指控合理性的质疑。
教会成员还透露,办案机关曾向他们施加巨大压力,要求他们以“受害人”的身份举报教会传道人诈骗钱财,并保证不再参与教会的任何活动,这无疑暴露了当局试图瓦解教会的真实意图。
王强在被关押近两年(1 年 11 个月)后,于
2024 年 9 月 30 日获准离开看守所,但仍须在家接受监视居住。然而,一个月后,他的住所面临搬迁,据称是当局向其房东施压所致,要求他们在圣诞节前搬离。当时,王强的妻子温会娟已怀孕并处于保胎的关键时期。
2024 年 11 月 30 日,包括李洁、韩晓栋和王强的妻子,以及部分中国家庭教会牧师和律师发表联合声明,强烈反对以“诈骗”罪名对圣约家园教会进行迫害。声明发布后,该教会成员的家庭以及临汾市发生了多起骚扰事件。从
2024 年 12 月 1 日开始,临汾市教育局等政府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基督徒学生进行地毯式搜索,从小学到大学逐一排查,并约谈基督徒学生的家长,要求他们签署承诺不再参加“非法”聚会,并转往政府登记的青狮街“三自”教会聚会。拒绝签字的家长则会受到学校领导的劝告,希望他们脱离家庭教会。
今年
3 月,李洁的妻子李姗姗和韩晓栋的妻子陈迎都遭遇了强制逼迁,李姗姗甚至受到贴身跟踪。
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正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打压其认定的“非法”宗教活动。通过指控教会传道人经济犯罪,可以达到瓦解教会、震慑信徒的目的。一旦教会传道人被定罪,教会的正常运作将受到严重影响。“诈骗罪”在社会上往往带有负面标签,也更容易被部分社会舆论所接受,这或成为政府为打压行为辩护的一种策略。圣约家园教会三人案的开庭,无疑将再次引发外界对中国宗教自由状况以及政府管控手段的关注。
对华援助协会认为,临汾圣约家园教会三人被控“诈骗罪”一案,从其发生、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更深层次地折射出中国部分地区宗教自由空间持续收窄以及政府管控手段日益精细化的趋势。回顾此案,从教会因拒绝加入官方“三自”体系而长期遭受逼迫,到户外亲子营活动遭到冲击、教会最终被取缔,再到如今教会核心成员面临刑事指控,每一步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压制和瓦解不被官方认可的宗教团体。
本案中“诈骗罪”的指控缺乏直接且有力的证据支持。该案“诈骗”的罪名是一种政治工具,而非基于确凿的事实。当局做法旨在社会舆论层面占据优势,将独立家庭教会描绘成“非法”甚至“犯罪”的组织,从而为后续的打压行为制造合法性基础。
本协会认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正,而当法律被工具化,成为打压异见的手段时,其公信力将受到严重损害。国际社会应高度关注此案的审理过程,呼吁中国政府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停止利用刑事指控等手段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并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透明,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圣约家园教会三人案的最终判决,将是对中国宗教自由和法治环境的一次重要检验。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通讯员高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