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圣经学校师生参访道教楼观台(来源:陕西圣经学校文化传媒2025年4月30日) |
(中国陕西-2025
年 4 月 30 日) 近日,一则由陕西圣经学校文化传媒发布的消息引起外界关注。 消息称,该校于 4 月
29 日组织全体师生前往道教圣地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所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次活动由陕西圣经学校校长王红牧师亲自带队,两位副校长随行的活动,其核心内容却是在道观听取道长讲解《道德经》,并将其定义为系统推进中国基督教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消息称:在活动中,师生们到访了老子“说经台”,并由楼观台道观办公室主任丁崇真道长讲解老子《道德经》中有关“道法自然”“上善若水”“以德修身”“以柔克刚”等道家思想。报导声称,此举旨在让师生沉浸式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并激发和增强其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报导更直接点明,活动目的是为了增进北京政治宣言的“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并探索基督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路径。
这场看似文化交流的活动,在其官方叙事中,却毫不掩饰其强烈的政治意图和基督教中国化的政策背景。当一所基督教神学院,组织师生学习与其核心信仰体系迥异的道家哲学,并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五个认同”、“四个自信”等政治术语紧密捆绑时,引发外界对于中国宗教自由现状以及宗教中国化本质的深刻质疑。
宗教中国化政策自推行以来,一直被视为旨在削弱宗教的独立性,使其更符合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此次活动到底是文化融合还是政治同化?
他们将学习《道德经》直接与增进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五个认同、四个自信)挂钩,凸显这一政策的政治属性,而非纯粹的文化交流或神学探讨。这让人质疑:究竟是促进不同文化与信仰间的理解与尊重,还是利用传统文化作为工具,对宗教进行意识形态改造,以确保其政治正确?中国当局其目的一目了然。
陕西圣经学校的此次活动,被官方定义为探索基督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但其强调的目标是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次将基督教的角色置于服务国家政治目标的框架之下。意图以国家认可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逐步改造甚至取代基督教自身的核心教义与独立性。陕西圣经学校的这次文化体验,实则上是中国当局让基督教中国化政策在实践中如何运作,异化基督教的一个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然而,当基督教教育机构被要求甚至主动组织学习其他宗教或哲学思想,并将其定性为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和增强爱国情怀的途径时,信仰的自主性与纯粹性便受到了挑战。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通讯员高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