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view the website in other languages, click here:

观察:中国文化拿什么去化基督教?



7/03/2025

圣公会香港九龙圣三一堂

观察:中国文化拿什么去化基督教?

诸一丁

中国现在上上下下都是靠“骗”度日,骗子、贪官横行,抓也抓不完。归根结底,中国文化本身就特别推行、崇拜“骗”。

中国人最推崇的诸葛亮,所谓的标杆儒将。成都有一个纪念诸葛亮的大庙。庙是将人神化的一个标志。诗圣杜甫写过不少咏诸葛亮的诗。诸葛亮隐居山里,尚未出山就立志颇高,要做帝王军师。他寻思去投靠曹操或孙权,不见得会得到重用,因为他们的重量级谋士不缺。刘备三顾茅庐去找他。那时刘备只有千把人部队,与曹操、孙权不在一个等量级上。诸葛亮见刘备将自己送上门来,觉得终于可以当二把手了,决定出山。作为投名状,他给刘备出了个主意,这个过程叫“隆中对”,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先占据荆州和益州,形成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局面。

其时,为什么要去荆州和益州?原因很简单,诸葛亮说“荆、益二主皆弱,”所谓弱主就是好骗。诸葛亮知道不可能骗过曹操或孙权。但骗刘璋大概能行。骗局在《隆中对》就构想好的。

刘备有以仁待人的美名,刘璋是他的亲戚,诸葛亮以帮助刘璋“北上抗日”为名,率军入川,进入益州。整个过程诸葛亮早就设计好了,就是骗局,正所谓骗人在千里之外。刘备进入益州后,逐渐控制益州大部分地区,等羽毛丰满,最终发动战争,干掉刘璋,夺取益州。可怜刘璋,以宽厚待刘备、诸葛亮,后者又骗又残忍。但在中国文化里刘备和诸葛亮却是英雄、属于正统,逐步演变成为神,供人膜拜。《隆中对》为中国中学课本课文,让孩子们从小就膜拜骗子、心地狠毒的人。

后刘备向孙权借荆州,所谓“借”其实就是骗,骗到手,再也不还。虽然一时得手,终归恶有恶报。后来关公驻守这座骗来的城,结果“大意失荆州”,自己丢了性命,儿子也死在战场。刘备要报仇,结果自己也丢了性命,从此蜀国一蹶不振。

中国的骗子最后神化。诸葛亮在成都有个很大很漂亮的庙。今天仍旧有许多人去烧香叩拜诸葛亮。比起败将关公,诸葛亮是小巫见大巫。在中国文化中,最为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败将关公竟然成为“武圣”“武神”,与“文圣”孔夫子平起平坐。孔夫子的庙在全国有两千多座,关公的庙在1949年前全国至少有三万多座。关公的势头不要说盖过诸葛亮,还大大盖过孔夫子。一个骗局产生了两个假神:诸葛亮和关公。

中国还有一个大骗局故事,入选在小学语文、数学课本。老女老少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古代贵族赛马,按规矩,双方的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三赛两胜。孙子给田忌出主意,“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他无视固有的比赛规则,偷奸耍滑,这本是违背基本的体育道德的行为。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百度一下,就可以看见从给不识字孩子的图画,到教小学生识字的故事,再到中学生学习古文的课文,甚至于成年人的职场人士的成功学指南,这次靠骗取胜被当成以弱胜强、转败为胜的典例接受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学习、研究和追捧,孙子亦被奉为智慧人格的偶像被顶礼膜拜至今,全国有好几个孙庙。于是,做事不讲规则,无视契约约定的观念被深深植入我们国人的行为准则。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论述道,“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他批判的就是孙子。

用今天世界拳击赛做参考,我们就可以看出孙子的偷奸耍滑。拳击赛分有80公斤级,70公斤级,60公斤级赛事。你私自改变规则或作弊,按孙子的歪主意去比赛,谁会跟你比呢?今天的奥运倒真有类似于孙子的例子,本为孔武的男子经过变性手术,声称自己是女子,把真正的女子运动员打趴,获得冠军。结果这个冠军被全世界是唾弃。

在古代,贵族认为遵守制度、规矩是美德。到后来,美德慢慢输给了孙子、李斯、诸葛亮之类的阴谋家。渐渐地,阴谋、骗术成为中华文明的美德而加以颂扬。传统文化中的法家更是无法无天,搞出连坐法,至今还在中国各地还在搞连坐法。有时比古代人更甚。

孔夫子去见老子,老子懒得来搭理他,说,听说你在搞周礼那套东西呀,那都是些早就被淘汰的玩意儿。庄子更是全盘否定孔夫子,说“丘之所言,皆我所弃。”庄子认为儒家的那套仁义礼智信就是套骗人的东西,无非是拿这套东西去骗个官位当当。庄子借盗跖的口,把孔夫子批得体无完肤。他对孔夫子讲:你最忠实的子路,本来活得好好的,但听了你的话,跑到卫国去做官,结果成了卫国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被剁成了肉酱。今天的大学生如果不信儒家的“学而优则士”,就不会成为贪官,就不会成为阶下囚,就本来都可以活得好好的。

请问中国政府,你搞基督教中国化,你拿地上罪恶的“騙”文化去改造基督教,不好笑吗?

(诸一丁为家庭教会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