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评论—2025-05-21)人类探索扼制公权力腐败之路遥远而艰辛,至今业已证实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阳光法案,其中重要内容是官员财产公示制,所以世界众多在反腐上卓有成效的文明国家都落实了官员财产公示制。然而,自诩为世界指明方向,为世界反腐提供经验的中共,在反腐上除了每年抓捕更多贪官,创下更大数量反腐案例的佳绩,使腐败存量不减而增量持续外,其他则乏善可陈,其中原因就是中共拒不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
据中共纪委2025年4月22日公布最新反腐数据,显示今年首三个月有18.5万人被处分,相比去年同期的12.1万人大增超过50%。其中,被处分的省部级干部人数有14人,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两人。以致中纪委不得不承认,中国当前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艰巨繁重。导致如此结果的重大根由就是官员财产公示不得落实。
中共拒不推行官员财产公示有着种种说辞,有心的网友根据中共高官们对外公开的理由,归结出了如下18种有代表性说法:
1、刘主任:我们没有必要学习西方的那一套,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2、张委员:公布官员的财产,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不能操之过急。
3、王代表:我们的干部廉洁公正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公布官员的财产来证明这一点。
4、李院士:我们的干部都是广大群众一致拥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其他人无权说三道四。
5、赵老师:干部的财产就是国家的财产,国家的财产就是国家的机密,我们应该保护国家的机密。
6、陈书记:我们应该加强团结,而不要制造内部的人为矛盾、挑拨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7、孙局长: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着眼长远,而不要在个人财产问题上纠缠不清,那是鼠目寸光、斤斤计较。
8、丁主席:没有公布干部的财产,我们取得了经济上高速度的发展。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模式是正确的。
9、马博士:我们设立了多个反贪和纪检机构。如果公布官员的财产,很有可能导致这些机构人员失业,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10、徐院长:我们每年抓到的贪官数量居世界前列,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反贪体制是最健全、最有效的,我们没有必要改变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正确道路。
11、彭校长:我们不应该区别对待干部和群众。既然不能公布群众的私有财产,为什么要公布干部的私有财产?
12、马政委:其实不公布干部的财产,并不等于我们就不知道他们的财产。我们对每一个干部有多少钱了如指掌。不公布他们的财产,有利于组织上掌握主动权。
13、柳部长:我们有一只过得硬的干部队伍,我们应该相信他们、保护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事业成功,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14、邓教授: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公布官员财产,我们的文明能延续至今,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15、孔教授:如果不能保护官员的隐私,谁愿意去当官?这会严重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16、胡主编:如果公布了官员的财产,让大家都看到官员的贫穷,谁愿意从政?
17、魏博士:如果要求强行公布官员的财产,极少数官员会将财产转移到国外,这会导致中国总财富的流失。
18、蔡院长:我同意上述魏博士的看法,如果公布官员财产,结果是老实的官员公布了财产,而不老实的官员把财产转移走了,这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
应该看到中共拒绝推行官员财产公示的理由千千万,但如上高官们的说辞的确经典而精辟,归根结蒂就是“应该旗帜鲜明反对公布干部财产,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当然中共集团不会是个别或者少数官员反对财产公示,事实上是绝大多数中共官员反对财产公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深有感触,他曾连续多年提交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提案,据说该提案一提出,全场立刻鸦雀无声,人民代表们怀着同样的心情,以守护同一个秘密的默契,无声中坚定地为人民按下了否决钮,否决率高达99.99%!由此可见中共极权集团高度一致拒绝推行官员财产公示。
虽然中共对官员财产公示作出过一些看似努力的试点。在立法上,1980年代,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被首次提出。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将财产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但未能实际进入立法程序。199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2005年,在公务员法的制定过程中,对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予以规范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在实际试点上,中国至今40个地区试点官员财产公开,多是昙花一现,最终没有一个地方将官员财产公开进行到底。
当然中共不仅拒斥体制内个别官员要求财产公示的建议,而且公然将民间提出要求官员公示财产的北京公民许志永、江西公民刘萍、魏忠平等等十数人重判下狱。由此彰显中共对官员公示财产呼声的恐惧与镇压。
种种事实证明,中共极权统治面对腐败与文明世界治理权力腐败格格不入,因此中共反腐就不是通常意义的真正反腐,而是极权统治集团内部的权斗。中共拒不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就是拒斥向文明过渡,拒斥将权力变成真正维护公民权利的公器,而是要将极权永固千秋进行到底。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评论员
202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