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25 年 5 月 22 日)日前,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的夫人何晶在社交媒体转发文章,批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 12 年以来的行为,形容其像“黑帮老大”,并指出在美国加剧对对中国的贸易战时,习近平却试图让受害国东南亚国家将其视为朋友与伙伴,表现出的转变让人觉得既可笑又矛盾。何晶的言论引发了国际媒体和政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她与中国的深厚关系背景下,公众的关注更为强烈。
台湾中央广播电台为人民服务栏目著名节目主持人杨宪宏先生采访了日本亚洲律师网路的理事潘家玮先生。他们的焦点从何晶女士的转发文章内容,转向一个更加具体、深刻的个案——中国著名人权律师高智晟的失踪案件。高智晟至今已失踪近 8 年,尽管全球多个国际人权组织积极发声呼吁中国政府交代其下落,但迄今为止,关于他的任何消息仍然悬而未决。
在高智晟的生日(4月20日)前后,国际社会再度发起声援行动,呼吁关注这一深刻的人权问题。人权律师潘家玮先生在采访中介绍了高智晟律师的经历,以及他如何在中共的迫害下成为一个象征性的个案。
潘家玮回忆道:“我第一次接触高智晟律师是在 2004 年,当时我刚转到一个
NGO 工作,关注的是劳动者权益。高律师当时为一些台湾工人辩护,案件涉及到工厂的工资拖欠等问题。在他为工人辩护时,他的辩词不仅直指中国体制的缺陷,更深刻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些辩护词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他不仅关注的是劳工权益,更是中国社会结构和政府权力滥用的根本问题。”
然而,随着高智晟公开发声批评中共体制,他开始遭遇中共政府的强烈打压。 2006年底,他被迫停止工作,随之而来的更严重的迫害让人无法忽视。 “高智晟的案例是中国政府如何对待维权律师的一个典型案例,他不仅被剥夺了职业自由,甚至在 2010 年后遭遇了更加严厉的迫害。至今,他的下落仍是一个谜。”潘家玮说。
高智晟的失踪不仅令其家人和国际社会心痛,也让我们对中国的法治状况产生深刻质疑。潘家玮表示:“虽然国际上不断发出声音,要求中国政府提供高智晟的最新消息,但至今没有任何有效的回应。这种情形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是无法接受的。”
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关注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外交谈判中提及人权问题。潘家玮提到,尽管中美经贸谈判持续进行,但许多人认为,在未来的谈判中,像高智晟这样的案件必须被纳入议题。 “美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行动很重要,尤其是将人权议题融入到关税和贸易谈判中,这可能会对中国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
除了高智晟,另一位受关注的律师是谢阳。谢阳因呼吁释放无辜的教师而被中国当局拘留。最近,他的代理律师在探视过程中遭遇了长沙看守所强迫脱衣检查的羞辱性待遇。潘家玮指出:“谢阳律师的遭遇再次暴露了中国对人权律师的粗暴打压。律师本应是捍卫法治的力量,但在中国,他们却成为了政府镇压的对象。”
另外,卢思位律师的案例也引起广泛关注。卢思位于 4 月 18 日被成都法院以“涉嫌偷越国境罪”判刑11个月,并被罚款人民币1万元。然而,由于卢在老挝的羁押时间不计入刑期,他将要等到 8 月才能获释。潘家玮表示:“卢思位的案件标志着中国跨境打压的加剧。中国不仅在国内打压维权律师,现在还将这种打压扩展到其他国家。这种行为令人担忧。”
潘家玮强调,国际社会对中国跨境打压行为的关注至关重要,尤其是当许多东南亚国家开始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时,这种跨境行为变得尤为严重。 “在泰国等国,许多人因为担心被中国政府跨境遣返而选择沉默。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使得国际社会必须站出来,捍卫这些人权律师的安全和自由。”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发展,潘家玮认为,将人权问题纳入未来的谈判框架尤为重要:“我们看到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在这些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外交途径继续推动这一议题,确保维权律师和人权活动者能够得到应有的支持和保护。”
潘家玮最后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关注高智晟、谢阳、卢思位等律师的困境,并为他们发声:“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勇敢站出来捍卫人权的人。他们的命运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法治进程,也关系到全球人权事业的未来。希望各国政府和人权组织继续努力,通过外交和其他渠道,为这些律师争取自由与正义。”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通讯员高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