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悼念六四所蕴藏的庞大能量



11/01/2018


在广场上,他们占领、他们绝食、他们抗议。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已经聚集在此近一个月了。

“绝食抗争,言论无罪!”

绝食期间,热心市民来给他们送水送物资。“不用谢,大家心里都知道!”

这一幕并非发生在自由国家,而是在中国内陆。也并非在1989,而是在2014。

但触发这场抗争的,却正正是对89的一场悼念。

“在中国大陆的民主斗士为了唤醒沉睡中的国人,要么身陷囹圄,要么就是在去监狱的路上”

1989年,重庆姑娘陈卫正在广州中山大学念书。1月的时候,她和老师陈破空在校内开办了“每周民主沙龙”,担任主持人,风头一时无两。胡耀邦去世后,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山大学学潮的核心,当选为学生自治联合会主席。副主席是哲学系的河南小伙于世文,《中大青年》的主编。他们带领数十万学生市民上街游行、静坐、绝食,陈卫登台演讲,于世文领喊口号。屠城过后,广州学生将广州市的主干道堵了四天,其后组织空校运动,并协助救助北京被通缉的学生领䄂。

那时候,黄雀行动的人找到陈卫和于世文,要接他们出去。但陈卫不愿离开中国:“我当时想,坐牢就坐牢呗,那也没办法。”于世文的答案更简单:她不走,他也不走。

7月,他俩双双陷狱,关了大约一年半后被押送回老家。他们执意回到广州,联系以前的同学希望继续运动。但碰上的,只有一个个恐惧的眼神。除了彼此,再没有其他人了。

于是,他们结了婚。没有典礼、没有宴会、没有通知家长。结婚共只花了6毛钱,其中4毛是民政局的手续费。

陈卫记得,领了结婚证后,看到马路对面有卖汽水的,想买瓶汽水喝,于世文舍不得花钱:“他说,马上到家了,烧开水喝。” 第二年,他们的女儿出生。

1993年,他们回到广州,拜会了刚出狱的陈破空。长谈之后,陈破空提出要一起偷渡。陈卫最初反对,最后还是听老师的。但当他们坐快艇到达香港赤柱,却被港英政府遣送回国,表明身份也没有用。这次经历,让他们对海外的支援也彻底死心。

他们定居于于世文的老家郑州,埋头赚钱,凭着自己的能力,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还把女儿送了出国。然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把他们埋藏在心里多年的伤疤再次揭开。他们联系上了河南的一些八九一代,并开始借助自身的财力组织活动,举办论坛,邀请全国各地的学者、律师,共聚一堂,讨论中国文化政治改革等话题,每场的参与者逾500人。

2013年,他们联系走访了全国400多人,计划在清明节举办六四公祭。官方很快察觉,并警告和控制原定参加公祭的人员。公祭的时间地点一改再改,在即将举行的最后一刻,公安赶到,将参与公祭的人全部抓走。


他们并没有放弃,2014年2月2日,再次在赵紫阳的故乡,河南滑县举行六四公祭。他们准备了花牌,架起了6米长乘4米高的大幅喷绘背幕,上面印着89年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涌涌的场景,让参加者鞠躬、献花。陈卫在布幕前拿着无线咪对群众发言,彷佛又回到了25年前那段热血沸腾的日子。

报复来得很快,5月下旬,以陈卫夫妇为首,参与公祭的朋友先后被捕。但当局却料不到抓捕他们会激起如此大的反弹;全国各地公民发起了“郑州十君子公民声援团”,陆续来到了郑州,在看守所前搭帐篷、喊口号、制作声援团T恤、在城内到处发传单、打出各种写满政治口号的横幅,后来还开始无限期绝食。另有40多位律师组成“郑州案辩护律师团”,提供法律援助。这样公开而广泛地对政治犯表示支持,在中国是空前的。

在各界压力之下,当局终于在9月放了陈卫,但还是将于世文羁押了逾两年,可也没有起诉他。

绝食者在看守所前打出的横幅中,其中一条写道:“在中国大陆的民主斗士为了唤醒沉睡中的国人,要么身陷囹圄,要么就是在去监狱的路上”。

示威者在绝食的第9天后遭到暴力清场,40多人被捕。即便如此,声援者还是不断前来,继续公开示威。

声援团的宋宁生说:“中国的改变需要我们大家做出努力。只要不被抓起来,只要还自由,我们必须还得来,后面的一些朋友都会继续上来的。

来源:抗争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