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公共神学?」座谈会(上)



6/08/2018

台南神学院教授赖信道(Stephen Lakkis博士)主题演讲
(图:台湾教会公报,2018年6月7日)

「何谓公共神学?」座谈会(上)

主讲/赖信道(台南神学院教授),与谈/叶浩(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整理/廖斌洲(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台湾教会公报编按-2018年6月7日):神学礼拜日@台北3月11日于济南教会主办「何谓公共神学」座谈会,邀请台南神学院教授赖信道(教授Dr. Stephen Lakkis)进行主题演讲,以及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叶浩与谈。此文为座谈会内容整理,分上下两期刊登。

主讲:赖信道博士(Prof. Dr. Stephen Lakkis,台南神学院教授)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开始,我们的信仰就和这个世界有关系,因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因此,我们的信仰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上帝,也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以及我们自己。基于这个理由,基督徒不仅要用信仰去了解这个社会,更要用信仰去影响我们的社会,文化和生活。


然而,近代的启蒙运动却为人类历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科学的发展大幅地扩展了「科学上可知的事物」(科学上已知),同时大幅地缩减了「科学上不可知的事物」 (科学上未知)。这种现象使许多人以为自己可以了解这世界的创造,不再需要信仰,甚至可以取代上帝的角色。

正是这种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乐观主义气氛,为基督徒带来了焦虑。基督徒们担心若科学不断发展下去,科学家将在未来取代上帝的工作,使人们再也不需要神,这世界再也没有上帝存在的空间。简言之,在科学发展达到高峰的未来,在这世界将没有透过科学不能知道的事物。

提倡属于个人内在经验的士来马赫神学

德国神学家士来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年)为了解决有信仰者对于启蒙运动以来这种科学主义的焦虑,尝试提出方法来解决启蒙运动后,上帝逐渐被科学取代的困境。

他的著作“论宗教:对鄙视宗教的知识分子的演说”(主观真理)。把信仰的领域,从逐渐被科学所占据的外在「客观真理」上,转移到人类内在「经验」或「主观真理」上。

士来马赫透过让宗教超越理性和科学批判,让神学的根基座落在主观的经验和感觉上,使神学进入了「安全的港湾」。在士来马赫神学的认识论里面,没有人可以攻击我们的信仰,因为信仰是属于个人内在感觉的事情。我们可以允许别人批评我们的上帝,但是却不会允许别人批评我们的信仰。举例而言,当有人批评你不爱你太太时,这个批评是无效的,因为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他人无法批评的。对士来马赫来说,即使信仰逐渐被其他领域取代了,但它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士来马赫的神学工作,就是试图捍卫在科学主义盛行下,信仰能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存留的最后堡垒。

这个神学方法论为近代人──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带来了巨大影响,因为它区分了「神」和「外在世界」如果我们曾听人说:「宗教不是信仰,而是个人事务,跟外在世界没有关系。」这种观念就是受到士来马赫的神学方法论影响。

人们会喜欢这种方法通常基于两个原因:首先,基督徒会喜欢,是因为这种方法既可以捍卫上帝,又可以捍卫基督徒的信仰如果信仰只和我们的感觉有关系,就不需要去证明它是对的,并且可以拒绝别人的批评。

其次,非基督徒会喜欢这种方法,是因为如果他们认为信仰基督教的人都是很愚蠢的,那么他们便没有必要倾听基督徒说话。信仰是属于「私人的」,跟他人和外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

但士来马赫神学的认识论也有其盲点,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信仰的神变得和这个世界毫无关系外在世界会自己发展,上帝对世界是完全没有介入的。

我们之所以谈士来马赫的神学观,是因为现在有许多基督徒抱持的信仰观念都是带有士来马赫色彩的。对这些人而言,好的基督徒意味着,拥有好的个人信仰状态,不用去管外在世界和公共事务。对他们而言,没有所谓的「公共神学」。

强调落实与改变今时今刻的上帝国

然而,之所以要谈「公共神学」,正是因为基督徒是耶稣的门徒,门徒的工作就是要去外面传福音,并且改变世界。耶稣给门徒的工作是,不只要爱自己,更要爱上帝及这个社会里面的所有人;改变这个世界,让它变得更好,更有公义。

「上帝国就在此时此地」是思考「公共神学」的起点。「上帝国」是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上帝国就是「天堂」。其实,会有这样的解读主要是因为受到马太福音的影响;马太福音中使用许多「天国」的概念,这是因为当时写作的对象有犹太教的背景,犹太教徒不喜欢用「上帝」,而喜欢用「神」至于在其他福音书当中,我们则可以清楚看到「上帝国」的概念。

然而,将「上帝国「等同于」天堂」的看法并不正确,因为若是这个等式成立,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和天堂完全分割开来。如果我们细看耶稣的教导,就会发现对耶稣而言,上帝国其实就在这里,它就在世界当中。主祷文中「愿祢的国降临」,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上帝国降临在天堂,精确地说,「愿祢的国降临」在希腊文里面的意思是「上帝国统治上帝的人」。

如果上帝是我们的王,我们就得听从祂要我们做的事情举例来说,如果两个人吵架,其中一人伤害了另一人,那么这个伤害人的人就是让邪恶或罪恶统治了他。相反地​​,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那么在这个人身上,我们就看到了上帝的公义和爱。对耶稣来说,当人把爱或公义实践在生活时,我们就是在实践上帝国。

相较于上帝国就在此世的观念,有些人认为上帝国在天堂里,上帝国和此世或现在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要到死后才会看到它。然而,这并不是耶稣的意思。对耶稣来说,上帝国是现在就临到的,而实现上帝国,有赖于人们积极去改变世界,去爱人,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从这里,我们也得出两种面对「邪恶」(恶)的信仰观念,一种是去拒绝并放弃这个邪恶的世界,另一种是试图去改变这个邪恶的世界,让它变得更好,实现上帝国。而后者,正是公共神学所要采取的态度。

公共神学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不存在邪恶,相反地,它强调,正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邪恶,所以我们有责任去改变它。公共神学认为,现在的一切景况并非世界的结束,我们都「在路上」(on the way),在这过程中,上帝会带领我们迈向更美好的目标。

莫特曼强调带来盼望的基督教信仰

(一)两种耶稣形象与「在路上」的人类

德国神学家莫特曼(JürgenMoltmann,1926〜)对当代公共神学带来很大启发。他曾写道:「要认识上帝,创造,历史,自己,我们必须看那被钉十字架且复活的耶稣。」意思是,我们不只要看「被钉十字架的耶稣」,也要看「复活的耶稣」他透过辩证法来建立神学观首先指出:。「在十字架上我们看到:人的死,上帝创造的死,上帝自己的死;我们看到『被上帝所弃绝』的世界」就此而言,世界是一个充满邪恶,没有盼望的世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是邪恶世界的极致象征。然而,莫特曼却认为世界并非仅是如此。

其次,莫特曼认为基督教信仰同时带给人复活的盼望「但是在复活我们看到:新生命的应许,再创造;我们看到上帝的临在和上帝胜过罪恶」。在受苦的耶稣所凸显的邪恶世界之外,耶稣的复活则为人类的救赎带来了盼望。上帝应许人类,祂将会改变人类与世界。

第三,在描绘了现在不完美世界以及未来的美好盼望之后,莫特曼强调:「所有一切都同时是堕落和受苦的,但也正向所应许的完全迈进」意即,我们都在通往上帝所应许更美好未来的路上。

对莫特曼而言,上帝的应许不仅是针对个人,针对社会,还是针对一切的创造对个人而言,上帝应许了复活的生命;对社会而言,上帝应许了上帝国;对一切的创造而言,上帝则应许了新天新地的到来。

(二)「应许」的力量

莫特曼的盼望神学为公共神学建立了一种寻求改变的驱动力;由于我们用上帝应许的完成来衡量一切,因此,我们必然会不满当前的状况正是基于这种不满,我们会迫使自己向上帝的应许迈进,而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莫特曼认为「应许」所牵涉到的,是我们期待它会成就而向前看的期待应许的信仰观强调:我们知道「现在」的世界不完美,但这种不完美是一种「尚未」成就的状态。应许并不是两个实体,而是一个:「应许」和「成就的应许」(fulfilled promise)。整个世界作为应许,它会指向未来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