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之后(太二13-23)



12/21/2017

图:处境信仰资源

圣诞之后(太2:13–23)

这几天我们都在圣诞气氛之中,教会是圣诞故事总代理,有最原汁原味版本,当然大讲特讲。我们强调圣诞主角是谁?是耶稣!不是圣诞老人、礼物或者火鸡。特別对于在教会或教会学校长大的朋友,圣诞气氛来自约瑟、马利亚和道具圣婴组成马槽圣景,还有天使、牧羊人、博士和贺礼。这是哪卷福音书内容?其实是以路加为蓝本,再从马太抽取细节。路加给我们看到普世欢腾,天使报佳音,在人间,特別是穷人一同庆贺。但如果我们集中留意马太福音,里面却是另一处理。古教会愿意保留不同福音书,因为他们反映不同经验。

今天我们读马太经文,前一段圣诞故事没有天使、牧羊人、马槽,只有几个「博士」凭星引路,寻找一位刚出生的真命天子,有如前人所谓「天命所归」。博士最终找到了,但却很惊险,因为耶稣出生,在政权眼里不是好消息。圣诞之后不是平安,而是暴力。希律要剷除这小孩,引起伯利恒一场大屠杀,婴孩耶稣一家要漏夜逃亡才得脱险。

或者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小孩,如何成为政权威胁,要大开杀戒?哦,因为那是暴政,充满恐惧的政权。圣经提到的大希律王,历史家描述他是强者,擅於军事活动和搞基建,包括重建圣殿,不知有否促进经济?但更重要是个野心家,一生为权力斗争,对手包括贵族,犹太领袖和「埃及妖后」。为保权位,怕人对他不利,希律会用探子监视人民,更会处决异见的人。估计他一生屠杀无辜者数以万计,有议员有平民,更有亲属,包括叔父、岳母、姊夫、甚至亲生子,所以古时有句话:「做希律的猪(ὗς)好过做他儿子(υἱός)」。希律认为自己是「犹太人的王」,但却与人民为敌。

一个政权,无论多伟大理由,是维持稳定、和谐社会,都不能把无辜人当牺牲品!暴力反映政权的虚伪。希律表面是强者,里面却充满恐惧,要透过暴力令別人也恐惧,才能维持稳定。

马太记载了伯利恒一场大屠杀,当时没记者,如果访问被害儿童家长,不知他们有甚么回应?伤心?悲愤?认命?敢怒不敢言?会否怪罪耶稣这「灾星」?以前人对于灾劫,除了归因天命,就是怪罪他人。对这些受害家庭来说,甚么是福音呢?难道说:你们当感到安慰,因为你们牺牲帮助救主脱险吗?难道说:你们当悔改,这是审判开始?难怪他们不肯受安慰!(耶31:5)对他们来说,甚么是福音呢?

其实,在马太笔下,婴孩耶稣一家也是强权下的受害人。面对政治逼害,他们要漏夜逃走,虽然能免於死亡,但仍要活恐惧和不安下。纵观第二章经文有很多地名,包括所谓应验旧约预言(6,15,18,23节),描写这刚出生小孩子如何飘泊无家,从一处到另一处。经文13节天使说要等候指示,但不知要住多久,如何安排生活?如果有机会访问约瑟和马利亚这对新任父母,可能会说:「我们只想过平凡生活,但时势不容许。」有留意新闻的朋友会觉得耳熟能详,因为不少中国维权人士也说过类似对白。在中共政权下,正直人唯一出路是监狱。

经文告诉我们,婴孩耶稣这弱小家庭,一直在异乡等待,等时势转变,希律王死了,才再次踏足以色列地(19–21节)。然而,希律儿子亚基老继承父亲的暴政,继续叫人惧怕。所以,耶稣这弱小家庭继续在自己土地上飘泊,要逃到穷乡僻壤,一个叫拿撒勒的地方。马太特別提到这应验了(众多)先知的预言(23节),内容大概是综合描述,提到弥赛亚是被藐视的人,因为拿撒勒是个被藐视的地方。你记得,在约1:46门徒拿但业认识耶稣前也讲过一句话:「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吗?」拿撒勒是被藐视的地方,对那时的人来说几乎是常识。

马太的故事充满张力,圣诞之后不是平安,而是暴力。这里没有童话,反而揭示世界现实,有权势不一定得人心,所以要用暴力;真命天子(上帝之子)却是飘泊无定,来自被藐视的地方。如果继续读马太福音,你会发现,假以时日,这被追杀小孩会在受苦人民中宣告上帝国度,要将自己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太1:21),祂要改变现实,不是靠武力或者计谋,而是用伦理教导,知行合一、以德服人。受祂感召的人,好多是被欺压和藐视的人。这福音没有叫他们不用受苦或受死,却叫他们与其他受苦民众互相支持,有勇气面对强权讲真话。

今天社会很需要这份勇气,但不容易。很多时候,面对困难不幸,我们不是归因天命,就怪罪他人。当社会怕负累,便一味鼓励人「自力更生」,未必留意人背后困难;怕得罪权贵、利益受损,便叫人不要搞事,那管有否道理。想起有个故事,说某城夜里有火警,一队志愿消防队出动,但未到火场,有人怕危险,有人想起家人劝告,在社会不要走得太前,就放弃了;又有几个为争主导权反脸离开;还有个理论派只说不做;最后只剩三位成员进入火场,由于势孤力弱,终葬身火海。很无奈?更无奈是大众反应,他们冷眼旁观,批评这三人如何无能,仿佛自己完全无份。这深刻的寓言故事,来自潘源良词作《十个救火的少年》。

弟兄姊妹,这会否也是我们时代写照?按基本人性,大概没有人想迎接伤痛和冲突。但面对困难不幸,越害怕逃避,越叫我们成为冷漠旁观者,所以社会有更多痛苦。今天我们更需要互相扶持,放下成见,勇敢面对伤痕,大家为大家多走一步。我们信耶稣的人有否这种承担呢?我们能记念受苦的人吗?抑或只是在別人困难上不断解释?

话说从第五世纪起,古教会有诸圣婴孩殉道庆日(the Holy Innocents),天主教至今也保留这传统,在12月28日,以牺牲婴孩代表历史上无辜牺牲者,有所记念。这重要功课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一个社会,如果只讲发展,却忘记当中可能有受害人,就只会把人类历史里的恶梦不断重演。

今天教会读经主题是「更新文化、互相建立」,我们说更新,最重要是自我反省。当香港堂庆祝75周年,其实在庆祝甚么?我也在这里长大,相信我们不只庆贺自己存在,说「我们多么好」,更是反省现况、寻问使命。今天,我们在关注甚么?是很多事工细节?争取更多人入会?到底教会是为了甚么存在?我们在宣扬甚么?见证甚么?

今天你能否听到伯利恒家长的哀声?他们摰亲可能因为战争或者政治经济灾难无辜受害,他们不肯接受表面安慰。对这些朋友来说,甚么是福音呢?面对婴孩耶稣家庭飘泊无定,我们能否成为他们邻舍呢?有否勇气为他们讲句公道说话?面对社会,我们能否做到知行合一、以德服人?当时势扭曲,做正当事要付上代价,我们会否仍愿为身边人多走一步?抑或流於嘴里卖乖,实则畏缩不前呢?愿主怜悯我们,向我们说话。


来源:神学百川,作者Kelvin Lee原为循道卫理香港堂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