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撒利亚腓立比、金钟、上诉庭——威权时代敢问:「你们说我是谁」



8/29/2017

蔡扬眉 / 2017年8月27日

转自香港基督教时代论坛

经课:马太福音十六章13-20节

耶稣时代的该撒利亚腓立比就好像金钟添马公园一带,再仔细一点,就是政府总部、特首办、立法会大楼,甚至可以加上解放军总部、法院或西环……

耶稣当日带门徒北上去该撒利亚肺立比,这是耶稣上耶路撒冷面对迫害和受死之前的重要行程。为甚么在离开加利利南下耶路撒冷之前,还要北上前往该撒利亚肺立比呢?为甚么要在这个地方问门徒两条问题呢?——就是关于耶稣自己身份的问题。

在甚么地方问甚么问题是很重要的。

在该撒利亚肺立比,有大希律为罗马君主奥古士督所建的殿宇,既显出帝国管治的威权,又加上罗马帝国对君主的崇拜,在这个地方,在一般人眼中,只有一个君主,就是罗马帝国的统治者。这裡又是约旦河四大源头之一的班尼亚斯河的发源地附近,有水源、有物产、有庙宇、有异教传奇、有偶像崇拜的宗教狂热想像,包罗万有,好像充满吸引力。但如果你是政治或宗教的另类或边缘群体,像耶稣和门徒这个加利利边缘群体,来到这个地方,你会感受到几多的政治和信仰衝击呢?要有怎样的信仰自省和勇气,才可以在政治和宗教的威权中去宣认「耶稣是主、耶稣是基督、耶稣是弥赛亚呢」?

耶稣当日问门徒:「人们说人子是谁?」、「你们说我是谁?」这两条问题不是在教会四幅牆内、团契或奋兴聚会、或温馨的诗歌伴奏中提出的信仰反省,而是在该撒利亚肺立比。这个地方代表了罗马帝国的帝国统治势力,也是希罗异教宗教色彩浓厚的地方。在帝国和异教势力的营垒中,在黑暗与阴间势力笼罩的地方,谁主浮沉?谁掌生死?

我设想马太福音这段经文的二○一七年版本是这样:

看著公民广场高高的围栏,或站在添马公园、对著管治者的强权,又或者,去到西环、想著京人治港的威迫……「人们说人子是谁?」、「你们说我是谁?」在二○一七年的新版本裡,我们更要重新思考教会的角色和天国在何处。在政治的威权年代中,在政府陆续送年轻人入监的政治威吓中,在管治者的高牆下,教会捆绑谁?释放谁?

这段经文以耶稣的身份开始,然后耶稣讲到教会的设立。大家都留意到,这段经文是圣经中第一次出现「教会」这个字,天主教和新教对这部份的经文有不同的理解。但重点是教会的使命。

教会的使命是与耶稣的身份相连。我们所认信的主,永生神的儿子,来到人间,来到加利利,来到该撒利亚肺立比,他走到黑暗势力最强大的地方,去到最弱势的群众当中,耶稣传福音给贫穷人——宣告被掳的得释放,失明的得看见,受压迫的自由,耶稣是谁?弥赛亚是谁?从耶稣所做的,世人认识他是谁。在认识和看清楚耶稣所做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清楚教会今日的使命。

教会获赐能力,可以对抗黑暗权势,教会要在这黑暗的世代宣告天国的临近,就是面对权势的威吓,毋畏毋惧,要向权势说「不」,要向弱者宣告被释放,在各种威权的压力中,展示仁爱、和平、公义、良善、忍耐、宽恕,教会可以挺身而出,为弱势发声,这就是天国在人间。

自上诉庭判处新界东北案十三人及公民广场案三子入狱后,社会的舆论开始探讨香港是否已进入「威权时代」,即管治者用尽各种的管治工具去向公民社会施以强力的威吓和打压。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回应了记者就「威权时代」的提问。她接受访问时说,她不爱製造社会矛盾,又强调香港不是进入「威权法治」年代,她否认政府会用法律制度来分化或打压社会的工具。

民间社会或公民社会或许还未对「威权年代」有充份的讨论,但行政长官既然急不及待回应,可见这个问题也是管治者所重视。终究何时如何进入了怎样的「威权时代」,不单单是香港人所要关心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也是教会要留心的。在威权之下,教会愈靠近权势,愈跟从管治者所宣示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就愈来愈远离弱势群众和受压迫的群体。

「13+3」被判入狱后,很多基督徒只看法官的判决,却不问情理公义事理背景。设想主耶稣在上诉庭门外问你:「你们说我是谁?」这裡没有罗马帝王的威权,没有异教偶像的诱惑,但有重重的司法关卡,教会如何在公民社会中坚守信仰立场,维护公义和关爱弱者呢?

教会不是在歌舞昇平和谐颂歌中诞生,而是在世界黑暗权势威吓中被建立,一直如此,一如往昔,如果教会今天找到愈来愈安稳太平的荫庇,这是教会远离使命的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