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日、香港主日



7/05/2016

作者:袁天佑

在我所事奉和参与的教会,每年六月和七月都分别举行中国主日及香港主日。

中国主日的设立,是因八九年的六四事件。要纪念这事,目的并不是要追讨责任,只是盼望事件的真相能早日得以被查明,使死者家人能得以舒怀。更重要者,是为中国祷告,盼望中国不单在经济方面有良好的发展,更能有公义的法治和民主精神,尊重人权。

设立香港主日的原因,当然与九七年香港回归中国有关。在九七前,不少人担心香港由共产中国管理,香港的自由言论等都会有所限制,更有些人因担心而决定移居外地。八九年六四事件更强化这种担心。能移居外地者,只佔香港少数人。大部份人都要留在香港,要鼓励留港人士,继续投身建设美好家园。

经过二十多年,不少人都曾质疑,仍有需要举行这两个主日,特别是中国主日。但笔者认为在今天,举行这两个主日,更具意义。

中国主日与六四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宁愿我的右手枯萎;我若不记得你,不看你过于我最喜乐的,宁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一三七5-6)

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简称「支联会」)每年均举行六四纪念活动。除参与人数每年都在减少外,这两年有不少学生均有提出不参与,甚至有要解散支联会的要求。

为甚么有这转变?明显地与近几年,青年人对中国的失望。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国人的身分都提出质疑。支联会的正确名称中有「爱国」这两个字。他们会问:「中国爱我们吗?那么为甚么要爱国?」中港的融合,不少来港的内地人,因生活文化等不同,与港人常产生冲突。二零一四年两伞运动,政制改革等都令青年对中国内地的管治产生负面的感受。「本土」,甚或是「香港独立」,成为了青年人所追求的方向。

或许有人会指责这些青年人。但笔者并不觉得需要怪责他们。要怪责的应该是中国的极权管治、中国内地的贪污腐败、每况愈下的人权状况……。自八九年至今,香港人不断期盼中国能对上述问题有改善的空间,但情况刚好相反。九七回归,曾承诺的「一国两制」更受到极大的冲击。香港的政治更被建制所垄断,对中国内地的要求只有唯唯诺诺的执行。事实上,对中央及特区政府的不满,不只是年青人。根据最近一次香港大学的民意调查,香港人对国民身分的没自豪感高至65%,是自一九九九年以来最低。十八至廿九岁的更高至86%。对中央对港政策的评价,负面评价增至38%,十八至廿九岁的亦高至57%。

笔者相信大部份的青年人并不是没有家国的感情,只是对中国政权的失望,对特区政府的遗憾。青年人反对某些政党向内地官员投诉特首的不是,觉得这是一种乞求。笔者也同意这点。我们明白,民主不是一种恩赐,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回事。不少国家或地区的民主发展,都曾经过长时间的争取,甚至有人作出牺牲。不少地区也曾发生类似六四的事件,人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诉求才能得到平反。

中国的确是一个苦难重重的国家,这当然与极权管治有关。但中国人的坚忍刻苦的性格,也是从苦难中孕育而成。今天我们虽然看不见民主的中国,但我们看到在中国内有不少维权人士的努力。放弃为中国的民主而努力,只有让极权者继续任意妄为,令维权人士更感无援。再加上香港要完全脱离中国实在是一件不容易亦不可能的事。处身香港,为中国内地的民主祷告和努力,这仍是香港人应有的选择。纪念六四的活动,虽说只是行礼如仪,但群众活动必定是意见纷纭,改动与否均会受到批评。只要存心纪念,不敢忘怀,便是对死者家人的支持,亦对当权者一种警示。教会能举行类似中国主日之活动,让人多明白中国苦难的历史,也可藉一些先贤对国家之委身事蹟,激发信众对国家之情。

香港主日与七一

「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向耶和华祈求,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耶廿九7)

近几年,不少人提出「本土」的思想。但相信大部份提出「本土」的人士并不一定支持「港独」,而是盼望香港有更大的自主。笔者更认为我们要争取的,不单是更大的自主,而是能持守香港所珍惜的普世核心价值。

过去的一个月,香港发生了两件事,值得我们更珍惜香港人所持守的核心价值。一是铜锣湾书店五人被失踪、被偷渡、被认罪等事件。相信香港人大都明白发生了甚么事,只可惜有人仍然以「言语伪术」事件真相不想表态。幸好林荣基先生最后愿意走出来,将自己所遭遇的事公开。香港人看重法治人权,也相信诚实公义是美好的事。

另一件事是牛头角迷你仓的大火。当然两位消防员殉职是不幸和难过的事,但我们仍看见消防员们尽忠职守,勇敢的完成灭火的工作。我们也看见市民对他们的支持关怀和肯定。这事亦令人回想二零零三年沙士时期,医护人员的牺牲和市民互相守望的精神。

这些事,也令人反射和想起中国内地那种忽视人权法治,虚假和部份国民事不关己,己不劳心的情形。当然我们不应以上述事件自傲。事实上,香港自回归以来,虚假或伪术、权力的暴力、撕裂等等,渐渐侵蚀香港。所以在七一回归纪念的日子,不是一些庆祝活动,当然也不一定要有游行,而重要的是互相提醒,要持守美善的核心价值。教会假若举行「香港主日」,也是要提醒信众,要「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腓二15),「追求公义、信实、仁爱、和平」(提后二22)。

父母之邦

写到这里时,想起一首诗歌,〈父母之邦歌〉(《普天颂讚》,234首)。

「当我求主眷顾万民,施恩异域远方;更求顾我最爱之地,即我父母之邦。

求主使免战争痛苦,永远和平安乐;省吧城乡,昌祥兴旺,田亩收成丰足。

求使全国连成一体,爱主永恆真理;求使欢乐自由歌声,充满山河大地。」

这是我在六四和七一时的祷求。阿们。

(写于二零一六年七月一日前夕)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