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赠张凯律师:基督徒灵修与三种殉道士



2/25/2016



----选自王志勇《基督徒的灵修与境界》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合乎圣经的背负十字架的精神,就是勇敢殉道的精神。没有殉道的精神,就没有真正的灵修,也没有真正的深刻的基督徒生活。

雅和博经学的核心是修道运动。我们继承初期教会和中世纪教会修道运动的精神,强调真正的基督徒但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不断追求完全,在圣徒的品格上不断长进,为真理打那美好的仗。没有殉道士那种勇于爱主舍己的的精神,我们就不能进入合乎上帝的心意的灵修。这种殉道士精神的核心当然不是彰显自己,而是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当然我们不赞同托马斯·肯培在其《效法基督》一书中所描述的那种在修道院中长期苦修的的做法。正如加尔文所强调的那样,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我们是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基督徒当在具体家庭、教会与社会生活中攻克己身,荣耀上帝,这种“在世圣徒”的精神才是合乎上帝的旨意的基督徒的灵修。

我们背负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就是效法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甘心为主殉道,十字架的精义就是殉道的精神。主耶稣基督强调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此处所强调的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苦耐劳,而是像耶稣基督那样,甘心乐意地为真理舍命,这是真正的殉道士的精神。七世纪爱尔兰凯尔特文献中有这样一段话:“殉道有三种,都被视为人当背负的十字架:白色殉道、绿色殉道和红色殉道。白色殉道是指因为爱上帝的缘故舍弃一切……绿色殉道是指通过禁食和劳动使得自己脱离恶欲,或在补赎和忏悔中经受劳苦。红色殉道指的是为基督的缘故背负十字架或受死。”[1]我们把这三种殉道士与基督徒的灵修结合在一起。倪柁声先生强调:“背十字架的意思不是‘死’,而是‘愿意死’”。[2] 因此,每个基督徒都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就是当甘心乐意地为主舍命,这就是殉道士的精神。

一、红色殉道与政治逼迫

1、我们必须有红色殉道士的心志和精神,甘于为上帝及其真理奉献自己的生命。真正的爱的极致就是敢于为爱牺牲,我们甘于为爱上帝的缘故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乃是我们爱上帝的标记之一。

2、从新约时代到四世纪初,基督教在整体上处于在政治上遭受逼迫的状况,许多基督徒为了坚守信仰,不向异教的风俗妥协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为基督的缘故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就是通常所说的红色殉道。实际上,没有殉道士的精神就没有真正的修道运动,也没有真正的基督徒的灵修;没有真正的基督徒的灵修,就没有人能够成为耶稣基督的精兵。因此,教会历史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言,就是“殉道士的鲜血就是教会的种子。”

3、今日教会中盛行的传福音所注重的是“信耶稣,升天堂”,完全是以个人自利为导向,传道士没有详尽地阐明圣经中所启示的崇高真理,也没有阐明耶稣基督那种道成肉身、舍身取义的伟大救赎,当然更没有挑战人成为基督的门徒,效法基督,勇敢地为真理舍命,大多数人的“传福音”只是泛泛地满足人们的宗教欲求,这就使得众多版本的所谓的基督教成了世俗化的随便相信、随便离弃的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含金量,只能像中国所有民间宗教的共同特征那样:“不管真不真,只管灵不灵”!这种版本的基督教信仰实在没有任何价值,也不可能在社会上发挥光与盐的积极作用!

4、我们应当在教会中提倡、恢复这种红色殉道的精神,没有敢于为主舍命的心志,我们就不能在真道上勇猛精进,任何的打击都会使得我们诚惶诚恐,丑态百出。尤其是在教会遭受政治逼迫的时候,基督徒更当具有这样的心志,一是不否定自己的信仰,“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二是不停止聚会,“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第三就是继续忠心地传讲上帝的真道,“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5、当教会面对政治逼迫的时候,尤其需要红色殉道士的出现。整个《希伯来书》十一章所提及的信心英雄多是为主殉道的人。历代以来,基督徒的见证尤其体现在政治领域中,不管是在罗马帝国打压之下的初期教会,还是在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政权逼迫之下的基督徒,殉道士们都没有独善其身,而是勇敢地在公共领域中为主作美好的见证。那些对政治问题回避三舍的基督徒,自称为“属灵”,其实不过是惧怕执政当权者的打压而已。为自己的这种怯懦打上“属灵”标签,乃是世上最丑陋、最肤浅的自欺欺人。在世界第二次大战的时候,整个的德国基督徒都被希特勒蛊惑,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帮凶。假如不是朋霍费尔这样的基督徒秉持信仰良知,挺身而出,反对希特勒政权,整个的德国基督教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吗?![3] 基督徒要尽量顺服那些执政掌权的人,但是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的时候,应当决不让步,宁肯殉道,正如当初的使徒们那样:“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

二、绿色殉道与隐居修道

1、我们必须有绿色殉道士的情怀,自觉地为主而轻看中这个世界,愿意为主的缘故受苦受穷。

2、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教会在政治上不再遭受逼迫,红色殉道已经过去。但是,面对世俗化的诱惑和侵扰,基督徒仍然需要殉道的精神。这时有些基督徒跑到沙漠之中隐修苦修,成为著名的沙漠修士。这种不流血的殉道就被称为是“绿色殉道”。

3、今日教会太多地受世界的影响,忙碌于各种教会活动,也就是使教会在外表数目上不断成长的“教会成长”项目,甚至参加各样的“短宣”、“长宣”,就是外出宣教,但是自己的心中却没有“沙漠中的绿洲”。“沙漠中的绿洲”就是我们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特意安排出一定的时间来与上帝亲近,通过祷告、默想来寻求上帝的光照,享受上帝的同在。因此,很多基督徒的事工不合乎上帝的旨意,正如上帝通过耶利米对当初的以色列教会所警告的那样:“你怎能说,我没有玷污,没有随从众巴力。你看你谷中的路,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你是快行的独峰驼,狂奔乱走”(耶2:23)。正是因为缺乏这种通过自觉的灵修在上帝面前得蒙洁净和光照的功夫,很多牧师自身陷在罪中,不能自拔,最终成为教会和社会的丑闻;很多基督徒在教会中受到伤害,得不到医治,最终离开教会,甚至完全背弃信仰。

4、因此,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绿色殉道的精神,需要在我们所在的人生“沙漠”中不断开拓出“绿洲”来栖息得力。上帝藉着先知以赛亚宣告:“我要在净光的高处开江河,在谷中开泉源,我要使沙漠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涌泉”(赛41:18)。关键是我们要就近上帝,自觉地来到上帝的面前,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个人灵修的功夫,也就是中国古圣先贤所强调的“慎独”的功夫。耶稣基督没有长期地在沙漠中修道,但他确实经常一个人祷告、默想,专心寻求上帝的旨意。他的侍奉的开始就是首先在沙漠中禁食祷告四十天(太4:1-11)。他在最后走向十字架之前,也是一个人安静地在客西马尼园中祷告(太26:36-44)。

5、今日社会是一个空前繁忙的社会,科技的飞速不仅没有减轻人们的繁忙,减少人们的愁烦,反倒使得人们更加忙忙碌碌地追求技术的更新和商品的消费。今日教会也受社会的影响,日益成为一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社会。这对这种狂奔乱行的风潮,雅和博经学强调每个基督徒都当在自己的家中有各自安静灵修的时间,同时也致力于在各地建立书院或研修中心,使牧者和基督徒能够拿出一定的时间前来安静地读经灵修,亲近上帝,从而重新得力。

三、白色殉道与日常生活

1、白色殉道主要是指甘心为上帝的缘故舍弃一切。不管我们是在顺境之中,还是在逆境之中,都需要这种白色殉道的精神。

2、今日在世界大多数地方,因着政治环境的改变,基督徒不需要红色殉道,那种机械地离开世界、到沙漠中走绿色殉道之路也不合乎圣经的精义,但白色殉道却是每个基督徒都当有的心志,因为这是耶稣基督对每个门徒的要求:“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33)。[4]

3、在雅和博经学中,我们所提倡主要就是这种白色殉道的精神,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跟随耶稣,攻克己身,以那种义无反顾、当仁不让的精神完成上帝赐给我们的使命和职分。这种白色殉道的精神涵盖红色殉道和绿色殉道,在白色殉道中,既然我们定志为上帝的缘故舍弃一切,当然也包括舍弃我们肉体的生命,包括在繁忙的生活中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门灵修,亲近上帝,更深地上帝的同在。只有在这种长期的深刻的灵修操练中,我们才能不断胜过自身残余的败坏、世界的诱惑和撒但的攻击。

4、吴经熊在分析小德兰的灵修生活的时候深有体会地说:“因为天主并不真正需要我们的牺牲,我们的牺牲只是用来作为爱他的证明的。如果我们有灼热的情,有专心的爱,那么凡是我们做的事或是抑制自己不做的事,我们说的一句话或是忍着不说的一言一语,都成了小小的牺牲,可以譬作一朵鲜艳的花,因为我们以欢愉的态度和喜笑的嘴脸把它献给天主,就可以取悦天主的圣心了。”[5] 因此,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圣洁的生活为祭,献给我们的上帝。

四、基督徒学术研究与殉道士精神

1、在白色殉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殉道形式就是以殉道士的心志从事基督徒学术的研究。基督徒强调“殉道士的鲜血就是教会的种子”,有句广泛引用的阿拉伯格言强调所:“学者的墨水比殉道士的鲜血更宝贵!”(The ink of the scholar is more sacred than the blood of the martyr.)
2、基督徒从事学术研究乃是来自上帝的神圣呼召。献身敬虔的学术研究,耐心需要安静,也需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并且要立志保持弃绝和超脱的精神,免得随波逐流,甚至为虎作伥,成为世上既得利益者的帮闲。简言之,没有殉道士的精神和操练,就无法成为上帝重用的学术精兵。[6]

3、没有学者的记录、整理和分析,那些殉道士也会归于尘土,默默无闻,他们的言行并不能够造就后来的人。耶稣基督的门徒们不仅到处宣教,以身殉道,更是在圣灵的默示下记录了耶稣基督的生平和教训。没有这样的记载,就没有新约圣经的出现,也没有今天的教会的持续和发展。我们要虚心地阅读以往那些上帝重用的伟大学者所写的伟大的著作,比如奥古斯丁、伯纳德、阿奎那、加尔文等,也要致力于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谱写新的伟大著作,使真理的火焰能够代代相传。

4、教会所需要的就是学者型的教牧和教牧型的学者。今日教会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学者没有牧者教牧的心肠,那些殷勤牧会的牧者缺乏学者研究的功夫。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既不牧会,也不研究,因为能言会道,借助大众传播工具,包装打扮,很快就成为“教会名嘴”,到处布道,带人信主,却根本没有学者的研究和教牧的心肠,最终是到处吹捧自己,甚至传扬异端邪说,到处“勾引”人入教,给基督教和教会带来重大的亏损。信徒缺乏分辨力,成了盲目的追星族,四处追逐教会中的各样“明星”—--民运明星、篮球明星、黑道明星、演艺明星等等,但他们自身与上帝的关系却是苍白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在这种情况下,教会所经历的不是真正的复兴,而是虚假的、病态的肥胖!

5、我们祈求上帝赐给中国教会以殉道士的心志潜心基督教学术研究的圣徒,也祈求上帝开众多人的眼睛,使他们认识到敬虔、卓越的基督教学术工作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在祷告和资金上支持基督徒学术的研究。温州教会有大量的商人信主,也有大量的奉献投入到教堂的建造上,可惜迄今为止所缺乏的就是对神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忽视神学研究与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中国教会的痼疾。在中国教会中最可怕的人,就是那些没有基本的学术素养,却能鼓动人心,赢得大批追随者的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洪秀全式的秘密会社的头目和暴力革命的枭雄,利用基督教的名义来实现个人的野心,满足自己的私欲,妖言惑众,给教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亏损。



[1]J. Ryan, Irish Monasticism: Origins and Early Development (London, 1931), p. 197.
[2]倪柁声:《属灵人》,页2.
[3] 蕾特娜.温德,《力阻狂轮:碰见霍费尔传》,陈惠雅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参考游冠辉:“三种殉道:白色殉道、绿色殉道和红色殉道,” http://www.gongfa.com/html/gongfazhuanti/gonggongshenxue/20100612/1243.html.
[5]吴经熊,《爱的科学》(台北:光启,1999年),59页。
[6]See A. D. Sertillanges, The Intellectual Life, trans.Mary Ryan (Fort Collins, CO.: Roman Catholic Books, 1946), 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