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圣经的宣教本土化策略——兼驳基督教中国化并非政府号召论



12/08/2015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评论员 郭宝胜



2015年12月1-2日,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这是官方继在首都北京召开“基督教中国化之路”国际研讨会后在地方基督教界对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又一推动。在这次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唐晓峰博士作了题为“一个学者眼中的基督教中国化”的讲座。唐博士认为基督教中国化不是政府的号召,而是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并非单一,学界、政界、教界都需要参与其中,而各界在中国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唐博士的言论实际上是给官方发动并实施的这次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涂脂抹粉、立贞洁牌坊,也在故意混淆源于基督教内部、本于圣经神学的宣教本土化与这次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关系,更会让中国基督徒们信以为真,以为这次运动是从基督教内部发起的,从而积极配合。


实际上我们从基督教中国化近年来的最早发起人和理论旗手卓新平身份和习近平及中共统战部、宗教局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指示上,就可看出这次基督教中国化运动完全是由官方发起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源于圣经的本土化宣教策略中,也可看出真伪之间差距是天壤之别。



卓新平一直走在推广基督教中国化的最前沿,众多有关会议都是他所主持的。他的身份是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他曾在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参加中央党校第1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2004年,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批“四个一批”人才,并且连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他的履历看,他肯定是共产党员,而绝对不是基督徒。这样一个党的干部、宗教学者首先发起并作为理论旗手的运动,能算为基督教教内的运动吗?



毋庸置疑,在中国召开的大大小小的有关基督教中国化会议,背后都是由中共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及其下属机构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支持的,从此足以看到基督教中国化完全是政府的号召。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针对宗教政策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这是最高当局对宗教中国化(包括基督教中国化)的号召与指导。



以上足见这次基督教中国化运动,与基于圣经、发自基督教内部的福音本地化根本是南辕北辙,根本上是中共政府的号召、发起和实施。而到底什么是基于圣经、发自基督教内部的福音本地化策略呢?



从宣讲学的角度讲,圣经中也鼓励本土化的宣教方式,哥林多前书9:20-23:“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可见,保罗“为了福音的缘故”,在宣教和传福音的形式上照顾福音对象的特色、用对方易于理解和适应当地文化的形式进行宣教,这是有圣经的依据的。只不过圣经在此强调的只是传福音的形式的策略,而非福音本质的改变。宣教的形式和模式可以本地化,但是宣教的核心内容——福音却是不能改变的。



另根据众多学者确认,圣经约翰福音中作者约翰借助古希腊哲学概念Logos(希腊文)来阐述耶稣基督的本性,让当时阅读希腊文新约圣经的人更容易理解基督本质,这是本色化的经典。“太初有道(Logos),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1:1)。逻各斯(希腊语:λόγος,英语:Logos)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希腊文一般用语中有话语的意思;在哲学中表示支配世界万物的规律性或原理;在基督教神学是耶稣基督的代名词,因为他是上帝的旨意或话语,也是万物规律的源头。圣经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写下来,中间不可避免地借用了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中的概念,但这只是神启真理的载体,而不是真理的源头。基督教中的道—耶稣基督与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是有很大差别的。但约翰福音借用Logos说出了耶稣基督的部分属性,并且也指出此Logos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是一个崭新的Logos,它是成为肉身的Logos。因此在约翰福音中,Logos概念的运用是非常成功、完全来自神启。D.A.Carson在《约翰福音注释》中针对Logos写道:“当基督徒环顾四围,要寻找合适的范畴来表达他们对耶稣基督的认识时,他们用来描述他的许多用语,必然都与先前的许多用法有关联。从语意学而言,这些词语都与基督徒所要表达的有关,不然他们就无法与同时代的人沟通了”(见《约翰福音注释》作者 卡森D.A.Carson 译者潘秋松 美国麦种传道会2007年1月初版 178页)。



另见使徒行传17:18:“还有以彼古罗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与他争论。有的说:这胡言乱语的要说甚么?有的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这话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23 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这段经文明显看到保罗到雅典的学术重镇亚略巴古,在与当时哲学流派伊壁鸠鲁、斯多亚学派进行对话、传播福音。



伊壁鸠鲁(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因此人死后并没有生命。人活着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马克思认为他是唯物主义的鼻祖。斯多亚学派(Stoicism)主张宇宙是绝对的理性,人生目标就是符合这个世界的理性。他们否定信仰的作用,有点类似儒家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保罗到雅典遇到以上两派思想的跟随者,恰如早期宣教士到中国遇到儒、道、佛等思想的追随者一样,保罗没有退缩,跟他们宣讲福音,虽遭一时拦阻,但福音终究在希腊、罗马社会扎下根来。使徒行传这段经文中虽没有具体说明保罗如何运用当地的哲学概念、词汇传福音的,但这无疑是基督教与当地哲学文化对话中传福音的先例,也堪称宣教本土化策略的典范。



从圣经文本和三位一体神学教义来看,宣教本地化是内在于圣经真理的一个特性。如圣子耶稣道成肉身,在犹太人群体、在中东伯利恒小城诞生,实际上就是本地化的最佳案例。住在高天的圣子,为了彰显神的属性和荣耀(约翰福音1:18)、为了救赎人类(约翰福音3:17),从一种抽象的灵的状态,具体化为犹太文化中的特定的一个人。神性与人性全然一体的耶稣基督,本身就是神采取特定文化形式而本地化的典范。



但是无论是道成肉身的圣子、约翰福音中的LOGOS、使徒行传中的希腊哲学流派还是哥林多前书9:20-23,都是福音传播、宣教形式上的本地化,而福音的真义、耶稣基督的本性绝没有改变,不改变福音真义也成为宣教本土化策略的最重要规范。这与中国政府在发动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时特别强调要建立中国特色神学、建立御用神学家杜撰的“神学思想建设”是迥然有别的。另以上圣经中的案例,也完全是上帝自己的启示和基督教内信徒在圣灵带领下自发进行的宣教策略本地化工作,跟目前完全由国家政府、一个政党、“凯撒”或“法老”发起和运作的运动是毫不相干、风马牛不相及。



约翰福音10:10:“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这次以野蛮强拆十字架为特征的官方发起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不仅与基于圣经的宣教本土化策略毫无关系,而且其实与中国历史上的景教本地化、利玛窦本色化宣教、1920年代本色化运动关系都不大,海内外华人基督徒一定要认清此基督教中国化运动与圣经真理的相悖性,绝不要被其所迷惑、中了魔鬼撒旦的诡计,也绝不要介入此次逼迫、改造、修正乃至消灭基督教的无神论政党的政治运动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