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火如何点燃韩国民主



3/31/2015

境界记者路客 香草山团契



前言:

在金大中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崔圭夏、全斗焕、卢泰愚和金泳三4位前总统在主席台就座,其中全斗焕、卢泰愚当年欲置他于死地。金大中的信仰使他努力去实践“爱你的仇敌”,并由此改变韩国社会的“恨”文化。



2013年2月25日,韩国新当选的总统朴槿惠将在首尔汝夷岛国会议事堂前院宣誓就职,成为第18任韩国总统。同时她也将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第一位女性国家元首。

对于这位新总统,人们充满好奇。但关注的焦点多数集中在她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22岁时母亲遭刺杀、27岁时父亲遇刺身亡的独特身世。很少人以此为镜,窥见信仰在韩国对政治人物的影响。

尽管朴槿惠本人曾跟随母亲信奉佛教,后来又接受天主教的洗礼,竞选期间曾仿效耶稣的仆人式领导,为选民洗脚,但目前其信仰状况仍存在争议。但正如她的父亲对基督教一直保持好感,并不拒绝接受基督教的影响,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国家过去一百年的政治与社会发展,韩国历史上许多的政治家都公开亮明自己的基督徒身份。

信仰整合国家



就在去年总统大选之前,在韩国国家祈祷早餐会和公共政策协议会(由专门研究公共政策的一群基督徒成立)的要求下,两名非基督徒总统候选人签署了一个“十项公约”,许诺一旦他们当选后必须持守,内容包括:国家考试不能选在星期日举行、不能通过同性恋婚姻法案、设立基督教现代研究所、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宗教来选择基督教学校就读等。朴槿惠签署了公约,并庄严承诺。

在此之前,韩国汝夷岛纯福音教会为两位非基督徒总统候选人举行的韩国国家祈祷早餐透过电视媒体传播到海内外,有超过200万人观看。信仰之于韩国政治的影响可见一斑。

位于朝鲜半岛的这个人口约为5000万的国家(略少于中国浙江省2010年人口),从历史上来说,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一分子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然而自近代以来,以1919年的韩国独立运动为标志,特别是在1948年韩朝分治之后,基督教(包括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逐渐成为韩国三分之一国民的信仰,这在东亚各国和地区是独一无二的。而同时,韩国的政治形态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中国的道路。

可以说,韩国基督教发展的过程与韩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化进程相辅相成,有着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基督教文化为现代韩国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确立注入了源头活水。

与韩国的传统信仰相比,基督教为反对政治压迫提供了一种更加可靠的信念和制度基础,它促进了平等的观念和对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更高权威的尊重。而在战后,基督教继续成为韩国民主化的重要精神资源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正如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所宣称的:“基督教精神成了韩国新的整合力量。基督教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进程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导。没有基督信仰,韩国永远不会实现民主。”



民主人士的摇篮



历史上,韩国社会的主要信仰一直以佛教和儒家思想为主,其他信仰所占比例很低。然而这一情形自19世纪末起有所转变。基督教信仰在过去一百年间在韩国社会各阶层都有着快速增长,现今已成为韩国社会中比例最高的信仰,约有30%的韩国人是基督徒。

最早进入韩国的天主教信仰是由一批韩国的儒家学者于1784年从中国北京带回的,而新教则是在一个世纪后由两位美国传教士传入。基督教建立起韩国最早的一批现代教育机构,使一大批平民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信仰。这些学生中走出了许多之后在韩国独立运动中的风云人物,可以说基督教成为相当一部分韩国民主人士的摇篮。

早期的著名韩国独立运动人士中,曾受基督信仰影响的包括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刺杀了前日本首相、日本吞并朝鲜后首任总监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安重根1897年由一位法国天主教神父施洗成为信徒。透过天主教信仰,安重根接触到西方文明,而这一信仰对他之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另一位著名的独立运动家、基督徒教育家尹致昊,当年他所写下的一组赞美诗中的一首,后来成为韩国国歌《爱国歌》的歌词。

而1919年的韩国独立运动,又称三一运动,可以说是现代韩国民主与独立史的里程碑。是年三月一日,在汉城(今首尔)市中心的塔洞公园中,33位韩国独立运动参与者签署发表了对韩国社会影响深远的“独立宣言”,以支持当时学生为主体的民族独立斗争。这33名独立运动者由来自不同信仰的人士组成,其中基督徒就有15人。而在当时,基督徒在韩国社会中还只占到很少的比例。

韩国的独立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学生受其启发与鼓舞,不久之后便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的“五四运动”。

韩国独立运动在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镇压后,不少韩国独立人士流亡至中国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之后长达近30年的韩国独立斗争期间,至少有两位曾担任过临时政府领袖的“国父级”政治家,李承晚和金九,都有基督信仰。

李承晚,这位当年上海临时政府的首位临时总统,亦是二战后韩国的首任总统。早年在私塾学习汉字并熟读儒家经典的他,在美国卫理公会在汉城创办的教会学校中学会了英语、并接受了基督信仰。

1904年,李承晚赴美留学,先后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成为第一位在美国获得博士头衔的韩国人。1912年李承晚学成归国后,积极鼓吹独立思想,被日本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后侨居在美国夏威夷,其经历与中国国父孙中山颇为相似。

在1910年到1945年的30多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强行推行“去韩语化”政策。当时只有教会学校坚持使用韩语。许多基督徒因坚持信仰,拒绝参与当时强制推行的敬拜天皇的仪式而入狱,这些行为使民众普遍将基督教与爱国主义精神相联系,这也促使了基督教被更多韩国民众所接受。



化解“恨”文化



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北方的平壤一直是当时的基督教中心,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绝大部分信徒都逃亡到朝鲜半岛的南部,即今天的韩国。

战争期间,韩国教会迎来了更快的增长。当时韩国社会大量的贫苦百姓涌入教会,他们缺少食物、住处,心灵穷苦窘迫,教会接纳了他们。人们因为一无所有,所以只有努力祷告、依靠上帝,韩国的教会因此大大兴旺。

1961年,陆军少将朴正熙政变夺权,开始了近20年的独裁统治。军人出身的朴正熙是一个无神论者。在韩国,他亦是一个极富争议的政治家。一方面,他因铁腕独裁者的作为备受民主人士憎恶。另一方面,他执政期间,一手缔造了汉江奇迹,使韩国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众多韩国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如三星、LG,现代等都是那时候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在朴正熙及其之后的全斗焕与卢泰愚的军人政府统治的60-80年代,却是韩国基督徒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朴正熙本人虽没有信仰,但是对基督教持欢迎的态度。而基督教进取的精神也得到了战后百废待兴的韩国社会大众普遍的认可。正是在他任内,由基督徒的国会议员推动兴起了国家早餐祈祷会。虽在其早期有被政客利用讨好宗教人士之嫌,但无论如何,基督教信仰在当时韩国社会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朴正熙被暗杀后,在全斗焕与卢泰愚执政时期,被迫害最深的两个民主政治家金泳三和金大中,日后却成为了韩国民主政府的两位总统。这不可不说是一个“神迹”。

金泳三是韩国长老教会的一名信徒,曾担任过教会长老。他早年与金大中一起,因领导民主运动而被政敌长期迫害。1992年当选总统后在其任内严打贪腐,先后拘捕了全斗焕与卢泰愚两位前总统。然而另一方面,因为其经济政策上的失败,没有能带领韩国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而遭致毁誉参半的评价。

金泳三之后的金大中总统,一生更是异常坎坷,历经苦难。在其以74岁高龄当选韩国总统前,曾遭政敌的长期迫害,包括流亡、绑架、软禁甚至判死刑。

金大中的一生,有着许多被信仰所影响的烙印。1980年发生光州事件后,金大中被最高法院以“内乱阴谋罪”判处死刑。金大中当时在法庭上的一席演讲至今令人难忘——

“前天当我听到要判我死刑的时候,我的心情意外地感到平静,那天晚上我睡得比平时还香。我是一个基督徒,已经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上帝。我相信,如果上帝愿意,就会通过陪审团来处死我,否则就会通过陪审团来拯救我的生命。

我确信即使我死了,民主也会在国民的手中成长。我希望民主能在没有混乱的情况下尽快到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这次重新被拘留后我读了《圣经》,使我离上帝的距离更近了,我认为这也是上帝的恩赐,我饶恕和理解把我弄到这种境地的人们。

另外,我还想对在座的被告们提一点希望:即使是我死了,你们也不要再进行这种政治报复,这就是我想留下的遗言。我认为,民主必将在80年代得到实现。我相信这一点。届时,为了我这个先走一步的人,也为了其他所有的人,希望你们能够做到,在这块土地上,不再重演政治报复的悲剧,这是我最后的希望,也是我以上帝的名义留下的最后遗言。”

上帝没有让金大中在那一年死掉。28年之后,当金大中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韩国总统后,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所说的话。掌握权力之后,金大中没有对政敌进行报复,在成为总统第4天就特赦了当年欲置其于死地的前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他说:两位前总统当年毕竟对韩国的经济起飞有过重大贡献,而且在产业界有广泛而深厚的联系,让他们获得自由有助于整合国家集中力量挽救经济。

在金大中总统就职典礼上,崔圭夏、全斗焕、卢泰愚和金泳三4位前总统在主席台上就座。这种“爱你的仇人”的博大胸怀感动了韩国和世界。

可以说,金大中的信仰深刻影响了他的执政,并改善了韩国社会的“恨”文化。也正是在爱的精神的引导下,金大中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开启了南北和解的大门,并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韩国人。

“敬天爱人”是金大中获诺贝尔和平奖的语录,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铭。在诺奖的演说词中,金大中坦陈“这种力量来源于我深深的个人信仰”。金大中的太太李姬镐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新教徒,曾在金大中被捕到判处死刑再到最后被迫流亡的两年半里,每天给丈夫写信,前后总计六百余封。数年之后,李姬镐将这些书信结集出版,定名为《黎明前的祈祷》。



割裂的政教二元论



金大中的续任卢武铉,没有明确的信仰,在执政五年后传出自杀丑闻,令人扼腕。卢武铉的后任,就是马上就要在2月24日卸下总统之职的基督徒总统李明博。

对于李明博执政五年的评价,韩国社会褒贬不一。有评论认为,李明博任人唯亲,不善于倾听和沟通,过于固执,许多政策不得人心,其亲属的贪腐丑闻更使民众对其失望。甚至许多基督徒也不喜欢他。一位到访过李明博所在教会的美国博士,向记者转述了该教会一位牧师的说法,他认为李明博本人“信仰状况并不好,但他的妻子是很好的基督徒”。

无论是金泳三、金大中还是李明博,他们的身上都可以看出那一代基督徒所受的基督教保守主义(基要主义)思想影响的深深痕迹。一个最明显的反映即是许多基督徒政治家持有错误的“政教分离”二元论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基督徒将自己的个人信仰和工作生活完全分开,认为自己的信仰和工作没有关联。然而真正的政教分离之含义,并非如此。其实基于圣经的政教分离是指将政治制度与教会制度体系各自独立开来,互不干涉。

毕业于新加坡神学院的朴东赫博士认为,作为一个基督徒,非常重要的恰恰正是要按照圣经的话语,建立起全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按照此去生活和工作。

在朴博士看来,老一代的韩国基督徒普遍有着这样的“二元论信仰与生活”的认识误区,以至于在各行各业,让非基督徒觉得基督徒与他们并没有什么两样。

而这一点,正是目前韩国基督教会所积极反思与改变的。“在以前,对于一个信仰出色的信徒的标准就是信主后去好好读神学,然后去教会服事神。然而现在越来越多基督徒认识到,应该在各行各业、在各自的职场上努力工作,做出好的见证。”

信仰不仅仅是礼拜天去教堂做礼拜、读圣经,而是明白自己的信仰和工作、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于一个基督徒政治家,最重要的是明白在圣经中所说的政治是为了什么目的,上帝为什么给他这样的权力。当他明白并愿意每天顺服,善用权力来服事国家,这样的基督徒当总统才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反之,则可能带来更坏的结果。

在朴博士看来,每一个基督徒都在两个身份上发挥作用。一是让人与神和睦,基督徒应该努力使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缓解冲突。二是反对腐败,主张社会公平公义。如果一个总统明白上帝为什么让他成为总统,并按照这样的价值观去行为,那么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一定是正面的。

“其实总统是基督徒或者佛教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正爱人民而不是作秀。而对于一个基督徒,真正关键的问题在于他是否按照圣经建立起正确全备的世界观,并照此去做对的事情,在世人面前成为美好的见证。”朴博士说。“当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基督徒兴起时,我相信将促进国家和社会迎来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