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教、依法依规、拆十字架?守公平、行公义



11/09/2015

周家乐


  转自《浙江日报》九月廿一日报道:


  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在宁波调研宗教工作时强调,「爱国爱教 依法依规 同心同行」。要始终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断提高我省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准,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行。要进一步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强化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 1


拆十字架事件


  二○一四年起的拆十字架事件虽然有牧者、信徒个人或群体的反抗,但没有甚么对此事的公开表态。随着拆十字架事件的延续和深化,有关的消息、图片在公共媒体中传播。拆十字架事件,中国教会被推到「公共空间」了,这已不纯粹是教会的事,已被报道成是中国政府的国策修订,例如「五进五化」等。教会进入「公共空间」,首先要面对「公共空间」的管理者——政府!


爱国爱教?


  中国政府用「公共空间」的媒体,如上面《浙江日报》的报道,来影响社会大众对宗教的看法,表扬「同心同行、共建和谐」活动时,宗教界在「公共空间」的活动范围就被压抑了。「爱国爱教」,爱国先行才爱教,这是宗教自由吗?这是政治凌驾于宗教,抹杀了宗教自由。


依法依规?


  「公共空间」的管理者是政府,而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约定」就是靠法律来规范。所以当我们没有「司法独立」,还有甚么「公共空间」呢?当人们对法律还抱着希望时,才会诉俱法律。例如在浙江拆十字架事件中,二○一五年九月六日第廿九卷卅五期《亚洲週刊》报道:「在今年不少教堂的强拆现场,都能看到信徒自製的标语,写着『拥护支持中央依法治国,坚决抵制违法强拆』,甚至把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製成宣传板立在教堂门口。」可见,人民是想「依法依规」的,对法律还抱着希望时,才会诉诸法律。


  但当法律都受政府操控时,我们的「公共空间」几乎没有了。二○一五年九月六日第廿九卷卅五期《亚洲週刊》记载:「在浙江就发生了政府通过《浙江省宗教建筑规范》,官方网站称,『这个条例一通过,你就不能说他强拆是违法了。』」 2这明显是一手抓着「依法依规」的旗号,一手又抓着「操控法规」的手段,这可有一点「无法无天」的味道!


  一些维权律师说得好:「提供法律服务是律师的职责,但也有高尚一点的意义:决定这个国家走向哪裡,是不是一个有序、文明的社会,取决于民众的精神面貌和信仰。」3 是的,民众的精神与信仰决定了这个国家走向哪裡,不是吗?其实,在「依法办事」下,也要顾及「公平」才可得到社会和谐的。


守公平、行公义


  「自由」就是不容许别人在「公共空间」做你不认同的事吗?「自由」不是禁止不同意见的一方不出现在「公共空间」,而是在互容共存的「公共空间」彼此对话。如「自由」就是在「司法独立」的条件下共同遵守「法律」并受「法律」所规管,这样「法律」的订立与定义就很重要了。但「法律」又用甚么标准来订立与定义呢?圣经说:「你们当守公平,行公义,因我的救恩临近,我的公义将要显现。」(赛五十七15)。是的,「法律」应该以「守公平、行公义」为准则。


  袁天佑牧师九月廿二在宗教界国庆茶会说:「依法办事而忘却公平公义的法治精神,对贫苦大众没有关爱,社会是无法得着和谐。」4 所以,「依法办事」而忘却「公平」是无法得到社会和谐的。


  当我们关心「中国共产党」拆十字架,原来「美国的自由主义者」也在尽力迫宗教私人化(privatization of religion),例如二○○○年六月十九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六比三通过,由学生在足球赛前自发地主领的公祷也是违宪的,所以应被禁止。司提芬斯法官(Justice John Paul Stevens)说:「在赛前的公祷强迫在场的人参与宗教敬拜的行动,这会产生不正当的影响。」5 这样「自由主义者」在「公共空间」压抑「宗教敬拜」的态度上,与「共产党」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怎样提倡「公平」呢?


怎样提倡「公平」呢?


  「法律」又怎样定义呢?甚么才是永恆不变的「真理」呢?我相信只有创造天地的造物主所定的旨意才不会改变,圣经说:「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诗一一九89)。


  但怎样可以提倡「公平」呢?我们在这公共空间,又可以做怎么呢?拆十字架事件,中国基督教教会被推到「公共空间」了,香港宗教界真的可以逃避吗?可以有眼而不看这个「公共空间」吗?香港宗教界能独善其身吗?面对中国政府一面倒在的所谓「爱国爱教,依法依规,同心同行」的言语伪术,似乎香港宗教界在「公共空间」中隔岸观火,爱理不理。这显出香港基督徒对国内信众欠缺关心,我们会否只站在「属灵、学术」高地,只批评中国牧职人员不够水准地只坚持「十字架」的外在表徵呢?


  宗教界国庆茶会,袁天佑牧师谈拆十字架,并转达忧心:「宗教能稳定人心,对社会健康有积极作用,所以宗教自由是非常重要。」在席的殷晓静亦以点头回应袁天佑的言论。袁天佑牧师敢于在公共空间发声,宗教界国庆茶会的参加者包括各宗教如:佛教,孔教、回教、基督教、道教;和各重要官员如:中联办主任,政务司司长等。袁牧师表达社会在公共空间中的共同关注点,如:宗教自由能稳定人心,对社会健康有积极作用,这是已超越了个别宗派的利益。提出「依法办事」与「公义精神」的对比,带出了圣经原则是要伸彰公义精神,关心贫苦,社会的和谐。并勇于谈论内地拆十架事件。


  我期待香港更多人可勇于在「公共空间」中发声,面对群众、政府官员等,在「公共空间」有智慧地表达「守公平,行公义」的重要,这是每一个人,无论我们有宗教信仰与否,都应该持守的。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5.11.4)


1. 《浙江日报》,9月21日http://zjrb.zjol.com.cn/html/2015-09/21/content_2912226.htm?div=-1


2. 浙江基督徒大抗争拆十字架风暴升级(《亚洲週刊》2015年9月6日 第29卷 35期)


3. 同上


4. 宗教界国庆茶会谈拆十袁天佑求转达忧心-中联办殷晓静点头(《时代论坛》 9月23日)


5.〈公共空间中的宗教:自由主义对基督宗教的挑战〉,关启文,2013年3月30日




政治恐惧与恐惧政治:对拆十架一事的神学反省


龚立人


(基关窗,第58期,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