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钢锯岭》的伦理反思



12/27/2016

罗秉祥

(笔按:内地一家庭教会领袖发来信息,内地基督徒为了“Hacksaw Ridge” 《钢锯岭》这电影,产生强烈争议,请我提供一个看法。我昨天去看完电影,及读完他们的争论,写了一篇短文,发给他们。在里这也与各位分享。)

与主流的好莱坞电影不一样,《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是有关一个基督徒坚持信仰的故事。因此有些教会难免紧张,对这个基督徒的描述,是否完整地反映了基督信仰?电影中那个基督徒要严守「不可杀人」一诫,是否流为律法主义或因行为称义?

也许,因为主角是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而圣经在这个故事中也扮演一个关键角色,让一些基督徒不安及担心。对基督教了解比较少的社会(如中国内地),那裡的教会可能有这种担心多些。但对西方人及认识西方社会的人而言,欣赏这部电影,应该不会天真地因这电影而对安息日会产生好感。他们会欣赏电影主角所为,而排除其安息日会因素,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过万被徵召入伍的信徒,来自不同有反战传统的教会宗派。安息日会只是其一而已。

对笔者而言,这齣电影不是福音电影,提供一个完整的十字架福音信息。也不是要传承或宣扬任何一种神学(或伪神学),美化一个异端(安息日会),美化一场战争或美化美国的战争行为,为任何一种战争伦理辩护。它也非从事道德说教,歌颂人性光辉,或捍卫某一个主义。儘管电影是按真人真事改编,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我们不宜过度解读。

按照导演Mel Gibson所言,这部电影的重点是说出一个真英雄是如何炼成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对今人仍能有所启发。商业电影目的是把一个故事讲好,不是传教或说教,更不是要歌颂一个历史人物;因此,为剧情需要,电影中的某些情节与历史实际事实有出入(参考:http://www.historyvshollywood.com/reelfaces/hacksaw-ridge/)。每一个故事都有其局限,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也不是圣人,教会无需对这个故事及其主角进行各种挑剔。

要了解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我们必须知道一些背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两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已经有处理「良心反对者」的经验。门诺会、贵格会、阿米什人(Amish)、安息日会等信徒,主张和平主义,反暴力,都反对参与任何战争。英美政府都接受他们因宗教理由而反对参战,所以安置他们在其他军事或非军事设施,从事其他劳苦工作;有些人拒绝安排甚至因此要深陷囹圄。《血战钢锯岭》的主人翁,道斯(Desmond T. Doss)拒绝接受这个「良心反对者」的安排,因为他的领受是要做一个「良心参与者」,而这正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

美国人喜欢谈英雄,参考导演Mel Gibson对真英雄的理解,笔者尝试把道斯的成就分析为一个道德领袖(moral leadership)的楷模,这个道德领袖的炼成包括以下要素:

一、坚持某些道德原则,不会为求达到正确目的而不择手段;电影主角同意美国面对日本袭击要自卫,但他个人坚持非暴力。

二、为了坚持这个原则,而被同僚嘲笑、鄙视、甚至长期迫害;电影主角在军中受训有长达两年时间因为拒绝碰枪而被同僚及长官折磨。当时有些医护兵也觉得在某些紧急情况有使用枪械的必要,愿意带枪从事战争中的医护工作,但道斯坚持不碰枪的顽固理念,被同僚及长官敌视。

三、坚持道德原则有一个容易的办法,就是退出大家的活动:出世、抽离、甚至口诛笔伐。绝大部份「良知反对者」拒绝同流合污,宁愿在战场外为国家服务。但一个道德领袖拒绝袖手旁观,他选择入世,参与一个目的正确的活动,与同僚建立出生入死的亲密关係,但拒绝不择手段。

道斯以真实生命,反覆具体行动,证实他不是空口唱高调。他多次爱同僚甚于爱自己,冒着被击毙的危险而要救受伤同僚离开;当己方军力已因为危险而撤退,他选择留下,忠心地从小做起,把伤兵逐一救离。电影主角虽然反对杀戮,并没有因此而与军队保持距离,对战争口诛笔伐;他反而坚持要参军,坚持在这场护国战争中以救死扶伤的方式与同袍共进退,生死与共。道斯成为了一个道德领袖,感染日后其他人效法其榜样,因为他甘心愿意作众人的僕人;道德领袖,是从僕人领袖开始。

这个故事对当代基督徒很有启发性。在一个多元社会中,价值观的冲突在所难免,一个有所坚持的价值观小众(如教会),无法以道理说服世俗大众,就只能够以生命实践赢取他们的尊重。一方面,愿意「为义受迫害」;另一方面,以爱对恨,以具体爱人行动,表示对异己的深切关怀。第一世纪罗马帝国内的教会是这样走过来的,廿一世纪的教会(无论西方或东方),面对世俗社会的风浪,也应该这样走下去。

(原载于作者Facebook)
http://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