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会也盛开太阳花——对于青年牧养的省思



5/05/2015

蔡宛谕 (台湾长老教会青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公民意识悄悄的在台湾年轻世代心中扎根、生长、蔓延。回顾近10年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从乐生青年反拆迁开始,野草莓学运、华隆罢工等工运、反国光石化、苗栗大埔毁田圈地抗争、反媒体垄断、士林文林苑都更争议……等,不乏年轻学子参与其中的身影。当有越来越多年轻通透的心灵察觉社会不公义,以及见识到政府亲财团、远人民的政策时,今年的春天,遍地绽放太阳花。


太阳花学运虽以反黑箱服贸为名,进行大规模的集体政治性行为,然实则突显当今台湾世代、阶级之间逐渐恶化的不平等现象。在这段时间,各界青年的诉求与行动,促使许多民众自发性到场当志工帮忙,并主动阅读相关政策与法桉的资讯、彼此讨论、思考、分享个人经历与见解,热情的学者与公民团体也纷纷搭起传递知识的桥樑,规划街头公民课程,启发人心。在这一场大规模的集会中,就好像一场联合聚会的形式:有独立的音乐人的诗歌鼓舞、学者讲课、各式各样的小组讨论分享、时间到了还有爱心餐点……,而这些参与者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关心社会」。


◎年轻人和年长者互相学习


长老教会的青年在此次学生公民运动一如往常,没有置身事外,不管是透过教会组织动员或个人参与,相对其他教派来说,有积极回应当时学运的需求,和其他抗议的台湾青年一起经历了这个「成年礼」。经过这场抗议代议政治失灵的通过仪式,让现场或电脑前参与其中的教会青年世代,益加认清权力的本质,以及国家机器的暴力,并学习如何在主流媒体的影响下,开创与建立属于这世代的思维与价值选择。


而这群被启发公民意识的青年回到教会后,自然会观察教会握有权力者是如何回应社会需求与不公义,此时此刻,素来是年轻人榜样的教会牧者与中坚分子,其的经验与做法,能否成为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或是年轻一代果决并基于基督信仰的社会关怀行动,反而是教会年长者所需要学习的功课?


◎摆脱家父长制心态束缚


曾任美国银行董事长的蓝德堡,在其着作《未来无冲击》中提到美国1960年代风起云涌的学运时曾表示:「如果年长者的经历,能够和青年的热情与正义感结合,社会才会越变越好。」(注)教会组织也是如此,牧者或年长者在牧养青年世代时,应学习倾听青年的声音,别让传统社会家父长制的心态束缚,一味以「我们是为你好」的心态希望青年服从教会领袖的教导。切莫忘记,这次学生公民运动就是建立在「公民不服从」的基础上,青年试图以抵抗权打破徒有投票形式的民主躯壳;表示我们不再满足于个人教条式、空洞口号式的信仰准则,而是透过圣灵不断的更新,领受圣经中的时代意义,并落实信仰。


在教会较有发言位置的年长者,莫仅将圣经中提到的信仰价值,侷限在适用个体的伦理守则、道德指南,而是要有能力应针对整个社会现状与情境回应,努力跟上公民社会兴起的脚步,才不致失去与公民社会对话与传递基督信仰的机会。除此之外,盼望教会能营造让年轻人愿意、放心表达自己想法的氛围。意即,上位者传达信仰经历或个人价值观时,是否能勇于接受年轻人的提问或挑战,抑或希望年轻人有耳无嘴,乖乖听话,不要有其他声音,追求一致性与单向「沟通」方式。十二岁的耶稣,在耶路撒冷圣殿有与教师「一面听、一面问」(路加福音2:46)的对答经验,而这种经验,也当是教会长辈应该为年轻人营造的环境。


◎让年轻人参与决策


至于,营造令人安心表达看法的环境之目的何在呢?无非是要更了解、贴近年轻族群的想法与处境。这世代的青年,面临了许多圣经中未曾明文给予标准答桉的道德两难挑战,也面临不是耶稣那时代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例如:放眼将来的人生,年轻人应如何因应世代之间的矛盾?因为老龄化社会影响年轻一代无法正常的在职场中向上发展、或是老龄化社会导致国家加重了未来世代在财政税务上的负担、甚或是长辈医疗照护的问题是否有违传统孝道的做法等。面对新自由主义思维无孔不入的时代,年轻人要用什么态度,面对逐渐恶化的劳动环境与职场生活?抑或去年掀起台湾各界广泛讨论的多元成家方桉,引来正反不同的看法仍待整合与解决、择偶的考量、基因複製、代理孕母、安乐死、是否废除死刑、恐怖攻击等伦理道德议题,都不容易在圣经中找到标准答桉,要不然找到的不外乎是自相矛盾的解答。


上述这些长存于年轻世代心中的疑惑,当然也存在于教会青年心中,而教会领袖是否有信仰能量引领公民社会讨论与对话?并让非基督徒青年透过基督徒的回应,更认识福音信仰的核心价值;还是教会根本性的迴避这些问题,只专注教导顺服,并以宗教词藻定调、包装「标准答桉」?若教会藉由炫目华丽的声光吸引年轻族群,教导他们追求个别内在信仰经历,却避谈基督徒在公共议题上的责任,那么教会青年人数即便增加,对结构性引人走入错误的政治制度与败坏的金钱崇拜毫无影响力,终究会让「道德的个人,不道德的社会」成为基督信仰最大的讽刺。


反观,这次的太阳花学生公民何以感动这么多人?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看见年轻一代用最真诚的态度,企图挣脱制度性不合理的政经框架,而不是只具焦在个人层面的利害关係,并从中展现了他们创意、组织能力、理想与价值,每天推进一小步,逐渐鬆动他们想鬆脱的窠臼,这份坚持的毅力决心,理应要获得社会与教会领导者的理解与欣赏才是。大人们要做的,或许不仅是问:「教会要培养怎么样的青年?」而是虚己,让年轻人参与更多的决策,切莫像政府官员一样,只求年轻人乖乖听话尽自己的本分即可,反倒应鬆绑年轻人参与教会事务的机会,倾听年轻人的声音,让他们发展未来更大的无限可能。


注1:南方朔,〈台湾的长者们请听青年的声音〉,天下杂志545期。


原文来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杂志 第 143 期 后太阳花的公民力量 (25-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