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死了,仍旧说话



8/26/2013

对华援助协会  傅希秋

2013年8月3日,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家庭教会牧师和“属灵巨人”林献羔辞世,终年88岁。

被世人誉为“南有林献羔,北有袁相忱”,身在广州的林牧师和身在北京2005年辞世的袁牧师是共产党执掌中国以来为受逼迫的中国家庭教会发声的两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我和我太太海迪的婚礼很有幸是袁牧师在1993年为我们主持的。)两位牧师都曾因拒绝加入共产党政权50年代发起的“三自爱国运动”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身陷囹圄20余年。

对这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徒“找茬者”的辞世,人们以为中国政府会感到如释重负。

然而言之过早。

根据目击者的陈述和新闻报道,在8月16号举行的林牧师的安息礼拜上,近千名警察聚集在安息礼拜的场所周围,甚至当场逮捕一些参加葬礼的信徒。

然而,不顾中国当局的反复威胁和骚扰,有3万多人出席了葬礼,使之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南方最大规模的非政府的基督徒公共聚集。

因此林牧师仍旧说话,用他的死。(如同“经济学家”杂志2013年8月24日发表的文章所言:“上帝的羔羊 – 虽然已死,深受爱戴的牧师仍然令当局如临大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听起来有点儿过于简单化,但逼迫促成教会的增长,这是毋庸置疑的。

林献羔牧师总爱比较他牧养的大马站教会不断增长的出席率和他本人所遭遇的无数次监禁和拘留。从他坐了20年牢出狱时的不足400人,随着他每一次受逼迫,聚会人数增加到800人,1000人,1200人,1500人。这次在他的葬礼上,他虽已死,却向3万人说话。

在西方社会,我们惯于尝试形形色色的靠建大型教会和盖大教堂实现的“教会增长模式”,我们忘记了教会成长的根本原因,是在患难中持守的信心。唯有藉着经历了烈火的试炼和考验的信心,才能真正接受耶稣基督的真理。一个摈弃了委身,“只要相信,你就可以过来加入我们,享受社交生活,得到永生,否则你就下地狱”的基督教版本是注定要失败的。

正如林牧师在1997年接受的一次电话访谈中告诉我的,“逼迫越多的地方,信徒就越多。”

和历代的圣徒一样,林牧师“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希伯来书11:4)

所以,我们衡量属灵遗产的真正标准也许应该是我们能否像林牧师和袁牧师那样藉着死,向三万人说话。我们可以通过纪念我们的领袖达成这个目标,“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希伯来书13:7)